《二十年后》是大仲馬成名作《三個火槍手》的續(xù)篇。與《三個火槍手》《布拉熱洛納子爵》組成“達達尼安三部曲”。小說以1648年至1649年的投石黨運動為歷史背景和基本框架,在忠實地記述、再現(xiàn)重大歷史事件的同時,成功地穿插了傳奇故事。小說中的主人公仍然是《三個火槍手》中的達達尼安和他的三個好友,波爾托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投石黨運動發(fā)生時,達達尼安和波爾托斯為馬薩林首相效勞,阿多斯和阿拉密斯則站在投石黨一邊,雙方無法合作,但他們?nèi)匀幌褚郧耙粯又矣谟颜x,緊密地團結(jié),在關(guān)鍵時刻共同營救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接著又機智勇敢地挫敗了馬薩林的陰謀。整部作品在峰回路轉(zhuǎn)的故事演進中,給人以高潮迭起之感,扣人心弦,蕩氣回腸。
羅國林,1941年生,湖南常寧人,著名翻譯家、文學編輯。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學院法國語言文學專業(yè)。長期從事法國文學研究與翻譯,被公認為吉奧諾專家,發(fā)表過許多研究論文,譯著有二十多本。曾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擔任過譯員和譯審,參與創(chuàng)辦了《法語學習》雜志,對翻譯理論也頗有研究,并發(fā)表不少譯論文章。曾為廣東花城出版社編審、副社長、總編輯,中國翻譯協(xié)會理事,全國外國文學出版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廣東省第八屆政協(xié)委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廣州市譯協(xié)常務(wù)理事。
第四十七章 朗斯大捷的感恩彌撒
第四十八章 圣歐斯塔什教堂的乞丐
第四十九章 圣雅各一拉布舍利塔樓
第五十章 騷亂
第五十一章 騷亂演變成暴動
第五十二章 危難中才想起故人
第五十三章 召見
第五十四章 出逃
第五十五章 助理主教的馬車
第五十六章 達達尼安和波爾托斯賣麥秸:一個賺了二百一十九金路易,另一個賺了二百一十五金路易
第五十七章 有了阿拉密斯的消息
第五十八章 蘇格蘭人背信棄義為一文錢出賣國王
第五十九章 復仇者
第六十章 奧利維爾·克倫威爾
第六十一章 四位貴族
第六十二章 我主耶穌
第六十三章 事實證明,不論處境如何艱難,勇敢的人決不會失去勇氣,健康的胃決不會失去胃口
第六十四章 向被廢黜的國王致敬
第六十五章 達達尼安想出了一個計劃
第六十六章 朗斯克內(nèi)牌局
第六十七章 倫敦
第六十八章 審訊
第六十九章 白廳
第七十章 工匠們
第七十一章 記住
第七十二章 蒙面人
第七十三章 克倫威爾的住所
第七十四章 交鋒
第七十五章 “閃電號”小帆船
第七十六章 波爾圖葡萄酒
第七十七章 波爾圖葡萄酒(續(xù))
第七十八章 天數(shù)
第七十九章 木斯克東險些被烤焦后,又險些被吃掉
第八十章 歸來
第八十一章 使者
第八十二章 三位副統(tǒng)帥
第八十三章 夏朗東之戰(zhàn)
第八十四章 去畢卡底的大路
第八十五章 奧地利安娜的報答
第八十六章 馬薩林的王權(quán)
第八十七章 防范措施
第八十八章 智力和臂力
第八十九章 智力和臂力(續(xù))
第九十章 臂力和智力
第九十一章 臂力和智力(續(xù))
第九十二章 馬薩林的地牢
第九十三章 談判
第九十四章 大家開始相信,波爾托斯將當上男爵,達達尼安將當上隊長
第九十五章 筆和威脅比劍和忠誠更有效
第九十六章 筆和威脅比劍和忠誠更有效(續(xù))
第九十七章 有時國王們返回京城比離開京城還困難
第九十八章 有時國王們返回京城比離開京城還困難(續(xù))
結(jié)尾
《外國文學經(jīng)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二十年后(下)》:
第四十七章朗斯大捷的感恩彌撒
昂莉埃特夫人注意到了這種鬧哄哄的情景,就是猜不透原因。其實這是朗斯戰(zhàn)役的勝利引起的。這次勝利有夏蒂榮公爵一份杰出的功勞,所以大親王派他進京報捷,還讓他把從洛林人和西班牙人那里奪來的二十二面軍旗懸掛在圣母院的拱門上。
這個消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使得王宮在與最高法院的爭訟中取得了優(yōu)勢。最高法院所反對的所有要立即征收的稅項,其理由一直是必須保持法國的榮譽和一定能打敗敵人這種靠不住的希望。然而,自從訥德林根戰(zhàn)役以來,所遭受的盡是接二連三的挫敗。最高法院便理直氣壯地質(zhì)問馬薩林,為何每次許諾的勝利,每次都沒有兌現(xiàn)。可是,這一次終于打了一仗,打了一場勝仗,而且是大獲全勝。所有人都明白,對宮廷而言,這是一次雙重的勝利:對外的勝利和對內(nèi)的勝利。宮廷里所有人,甚至年幼的國王,聽到這條消息,無不叫起來:
“啊!最高法院的先生們,我們倒要看看你們還有什么話可說。”
王后聽到這句話,把小國王摟在胸前,因為小國王這種高傲、桀驁不馴與她的感情完全吻合。當天晚上就舉行了一次會議,被點名參加會議的有馬薩林派的拉梅耶雷元帥和維爾羅瓦先生、痛恨最高法院的夏維尼和塞吉埃以及忠于王太后的吉托和科曼熱。
這次會議做出了什么決定沒有透露任何消息。人們只知道禮拜天將在圣母院舉行慶祝朗斯勝利的感恩彌撒。
禮拜天早晨,巴黎人在歡樂中醒來。在那個時代,舉行感恩彌撒可是一件大事。這類儀式還不是經(jīng)常舉行,所以頗具吸引力。太陽仿佛也來參加這個歡樂的節(jié)日,一升起來便金光燦爛,照亮了這座大都會陰森森的城樓。巴黎萬人空巷,連最陰暗的街巷也披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沿著河堤大街,市民、手藝人、婦女和兒童組成長長的人流,川流不息地涌向圣母院,恰似一條河流倒流向它的源頭。
所有店鋪門可羅雀,家家戶戶關(guān)上了大門。大家都想一睹小國王和王太后的風采,還有鼎鼎大名的紅衣主教馬薩林,人人都痛恨他,都不想放過看他一眼的機會。
密密麻麻的人群里,洋溢著自由自在的氣氛,形形色色的意見都公開表達出來,可以說都在鼓吹騷亂,就像巴黎所有教堂的千百口鐘都敲響了感恩節(jié)的樂聲。城市的警察是由城市居民組成的,所以沒有任何威脅來擾亂這普遍一致的仇恨,禁止這些惡意中傷的言論。
然而,從早晨八點鐘開始,王太后的禁衛(wèi)團便在總指揮吉托和副總指揮他的侄子科曼熱的指揮下,以鼓手和號手為先導,從王宮到圣母院分段排列布置好了。巴黎市民平靜地看著這種布置,因為他們對軍樂和鮮艷的軍服總是很好奇。福利凱穿著節(jié)日的衣服。他往嘴巴里的一邊塞了不少櫻桃核,假裝嘴巴突然腫起來了,向他的上司巴贊請一整天假,獲得了準許。
巴贊起初拒不準假,因為他心情不好。他心情不好的原因,一是阿拉密斯走了而沒有告訴他是去哪里;二是要為一場慶祝勝利的彌撒做輔助工作,而這次勝利并不符合他的政治主張。諸位想必還記得,巴贊是投石黨人。在舉行如此隆重的儀式之時,如果教堂執(zhí)事可以像一般的侍童一樣缺席,那么巴贊肯定去向大主教去請假了,就像人家來向他請假一樣。正如剛才說過的,起初巴贊不準任何人的假。可是就在巴贊面前,福利凱的嘴巴眼見著越腫越大。為了整個唱詩班的榮譽不被這難看的模樣損害,最終他嘟囔著讓了步。出了教堂門,福利凱就吐掉了他的腫塊,回頭向巴贊那邊搖搖手,表示他這個巴黎頑童比世界上所有頑童都高出一籌。至于他那個小酒店,他說要為圣母院的彌撒做輔助工作,自然就擺脫了它。
福利凱這就自由了,像我們所看到的一樣,他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使他格外引人注目的裝飾品是一頂難以形容的無邊軟帽,那是介乎中世紀和路易十三時代的一種軟帽。他母親或許是心血來潮,或許是缺少同樣的布料,給他做成了這頂奇特的帽子,做的時候很少考慮顏色的搭配,結(jié)果做出十七世紀制帽業(yè)的一件杰作:它的一邊是黃色加綠色,另一邊是白色加紅色。可是福利凱一向喜歡花里胡哨,戴上這頂帽子顯得更自命不凡,更得意揚揚。
從巴贊那里出來,福利凱就向王宮跑去,正好在禁衛(wèi)團出來的時候趕到。他趕到這里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看禁衛(wèi)團和聽軍樂,所以他擠到人群的最前邊,拿了兩塊石片當鼓敲,敲了一會兒鼓又吹軍號,當然是用嘴巴模仿。他模仿得倒是非常像,多次受到愛好模仿樂器的人士的贊揚。
這種玩耍從士官門一直持續(xù)到圣母院廣場。福利凱得到了真正的樂趣。當禁衛(wèi)團停下來時,各個連隊便展開隊形,進入西岱島的中心地帶,布置在圣克利斯托夫街盡頭。這條街就在布魯塞爾居住的科卡特里克斯街附近。福利凱這時候才想起他還沒吃早飯,尋思朝哪邊走可以完成一天的這件大事。經(jīng)過反復考慮,他決定去布魯塞爾家混一頓飯吃。
于是他一陣猛跑,上氣不接下氣地到了參事家門口,使勁敲門。布魯塞爾家的老媽子即他母親來開門。
“淘氣鬼,你到這里來干什么?”她說,“為什么不去圣母院?”
“我去那兒啦,娜內(nèi)特媽媽,”福利凱回答,“可是我看見那里發(fā)生了一些事,應(yīng)該告訴布魯塞爾先生才行。我得到巴贊先生的允許,娜內(nèi)特媽媽,你知道巴贊先生就是教堂執(zhí)事嗎?我就是得到巴贊先生的允許,來告訴布魯塞爾先生的。”
“小猢猻,你要告訴布魯塞爾先生什么?”“我要告訴他本人。”
“這不可能,他在工作。”
“那我就等他,”福利凱說,“這樣更好,他是很會安排時間的。”
他很快上了樓梯。娜內(nèi)特太太跟在他后面,上得慢。
“可是,”她說,“你究竟要找布魯塞爾先生做什么?”
“我想告訴他,”福利凱扯著嗓門嚷起來,“整個禁衛(wèi)團都朝這邊來了。而我到處聽說宮廷對布魯塞爾先生不懷好意,所以我來告訴他,讓他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