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按照企業的運營流程介紹了企業初創、人員招聘、機構設置、生產經營中的各類常規內容, 分部門介紹了部門職能和科學管理中的主要注意事項, 并介紹了和企業生產經營密不可分的外圍運行環境和相關機構, 如工商局、稅務局、商業銀行等, 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企業、了解企業運營流程并進行科學的管理提供參考。
本書基于學院推行的跨專業綜合實訓,設計了一套可在經管類各專業使用的、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突破專業知識框架的教學實訓體系,具有側重實務能力培養、企業運營仿真度高、教輔資源立體化的特點。
1.側重實務能力培養
本書以企業運營為主線,以任務發布為驅動,在書中按照公司組建、注冊登記、常規運營的流程,分部門設計了不同的任務,學生必須根據任務需要完成相應的知識準備、決策擬定、資料整理、文書寫作、信息傳遞及問題處理等,以保證企業得以正常運營,并在競爭中生存、發展、獲利。這一實訓體系更強調不同專業間的配合,不僅適合經管類各專業學生了解企業運營流程使用,更適合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跨專業實訓使用,以打破專業壁壘,實現不同專業知識的互動與融合。
2.企業運營仿真度高
本書在實訓體系中設計了供應商企業、生產商企業和商貿公司,可模擬完整的產品供應鏈流程;同類型企業個體至少為兩個,以形成競爭關系,增強實訓對抗性;每個企業內均設置企業管理部(行政和人事)、財務部、采購部、生產部、營銷部和倉儲部等部門,不同專業的學生可根據專業所長和興趣選擇不同的崗位,共同協作完成企業目標。企業外圍還設有工商局、稅務局、法院等政務服務部門,以及銀行、租賃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廣告公司等服務性企業,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現實企業運營的生態環境,解決了商學院學生校外實習難以接觸核心業務的問題。
3.教輔資源立體化
為了突出創新理念,本書在教輔資源使用方面也有所創新,不僅在相應的模塊前后提供知識點入門漫畫;還提供了各部門所需的紙質實訓資料,以供實訓裁剪使用;且提供二維碼掃描資源,即通過手機掃描可進一步了解配套的網絡案例和視頻,不僅豐富了教材的內容,也增強了教材的趣味性。
在我國大力提倡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幫助學生適應社會變化和企業需求、掌握最新的技能并靈活運用到企業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創新與創業意識的培養也是專業轉型發展、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書基于學院推行的跨專業綜合實訓,設計了一套可在經管類各專業使用的、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突破專業知識框架的教學實訓體系,具有側重實務能力培養、企業運營仿真度高、教輔資源立體化的特點。
1.側重實務能力培養
本書以企業運營為主線,以任務發布為驅動,在書中按照公司組建、注冊登記、常規運營的流程,分部門設計了不同的任務,學生必須根據任務需要完成相應的知識準備、決策擬定、資料整理、文書寫作、信息傳遞及問題處理等,以保證企業得以正常運營,并在競爭中生存、發展、獲利。這一實訓體系更強調不同專業間的配合,不僅適合經管類各專業學生了解企業運營流程使用,更適合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跨專業實訓使用,以打破專業壁壘,實現不同專業知識的互動與融合。
2.企業運營仿真度高
本書在實訓體系中設計了供應商企業、生產商企業和商貿公司,可模擬完整的產品供應鏈流程;同類型企業個體至少為兩個,以形成競爭關系,增強實訓對抗性;每個企業內均設置企業管理部(行政和人事)、財務部、采購部、生產部、營銷部和倉儲部等部門,不同專業的學生可根據專業所長和興趣選擇不同的崗位,共同協作完成企業目標。企業外圍還設有工商局、稅務局、法院等政務服務部門,以及銀行、租賃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廣告公司等服務性企業,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現實企業運營的生態環境,解決了商學院學生校外實習難以接觸核心業務的問題。
3.教輔資源立體化
為了突出創新理念,本書在教輔資源使用方面也有所創新,不僅在相應的模塊前后提供知識點入門漫畫;還提供了各部門所需的紙質實訓資料,以供實訓裁剪使用;且提供二維碼掃描資源,即通過手機掃描可進一步了解配套的網絡案例和視頻,不僅豐富了教材的內容,也增強了教材的趣味性。
本書由陳淑賢、王蕾任主編,李少穎、于潔、趙麗、姜南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陳淑賢負責第一篇、第三篇模塊八、附錄以及實訓單證的整理和編寫,王蕾負責第二篇和第三篇模塊十六的編寫,李少穎負責第三篇模塊十二、十七、十八的編寫,于潔負責第三篇模塊十、十四的編寫,趙麗負責第三篇模塊十三、十五的編寫,姜南負責第三篇模塊九、十一的編寫。書中提到的軟件平臺由西安納學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但本書可獨立于該軟件之外單獨使用。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模塊一了解企業
“小陳,等會兒來下我辦公室。”那天早晨,還在修改方案的小陳突然被董事長叫去了。“你這是什么情況?創業大會上都說了,我們公司已經被確定為股份有限公司,你怎么搞成了有限責任公司?你知道這中間的差別有多大嗎?”
——無言以對的小陳
在大學生創業會上,小章的創業計劃書因清晰的市場調研和產品分析而被投資者們廣泛地關注。但是,當小章被問及如果在國內以公司形式進行直接創業的話,愿意采取有限責任公司形式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時,小章卻慚愧地低下了頭。因為他太在意創業計劃,所以忽略了對創業基本知識的學習。
麗麗高中畢業后就跟著父親學做生意。但當父親想讓她接手自己用畢生心血經營的公司時,員工們卻紛紛反對。大家一致認為,一個不懂管理、不懂公司知識,只知道用自己的父親打壓員工的人是做不了CEO的,她可能連公司有幾個部門都不知道,更何況是管理呢!
主體學習
任務一什么是企業
一、企業的基本概念
企業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直接從事生產、流通及服務性經濟活動的獨立的經濟組織。它是一個經濟范疇,是一個能動的經濟有機體。由勞動力、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和經濟信息四個要素組成。它的活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需要,二是企業自身的盈利追求。從法律意義上說,企業是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的組織形式,獨立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經濟組織。公司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二、企業的分類
小討論:你知道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嗎?
2014年3月1日實施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取消了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分別應達3萬元、10萬元、500萬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以及貨幣出資比例。這讓創業者們擁有自己公司的夢想變得觸手可及。對于創業者來講,如何正確地選擇企業形式并進行設置變得尤為重要。企業的分類較為復雜,有多種分類情況。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公司。
1.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即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個人獨資企業是介于個體工商戶和一人制公司之間的組織形態,但相比于個體工商戶而言,其在市場上有更好的信譽保障,因為業主對企業的債務負無限責任,當企業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時,業主要以其個人財產償付企業債務。
2.合伙企業
根據2006年修訂的《合伙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合伙企業有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兩種形式。普通合伙企業是指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其中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合伙企業的設立沒有公司制企業的設立那么煩瑣,且出資形式也更為多樣,可以更好地吸引創業伙伴。比如,管理經驗、技術優勢、人脈資源、客戶訂單等都可以作為軟性資源投資,而這些軟性投資在設立公司制企業時不好評估入股,難以在財務報表中反映,但是在合伙企業里很好解決,只要合伙人之間通過書面合伙協議約定,就沒有法律上的障礙。但是,合伙企業的缺點就是普通合伙人承擔無限責任,且對外互相承擔連帶責任。
3.公司
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公司法》,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50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按股份比例享受收益,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有限責任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具備法人企業的一系列優點。首先,有限公司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其次,有限公司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范圍是其所有的全部財產,不會涉及牽連到股東的個人財產;最后,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也簡稱“一人公司”“獨資公司”或“獨股公司”,是指由一名股東(自然人或法人)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機構比較簡單,不設股東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股東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資本為股份所組成的公司,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根據我國現行《公司法》的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兩人以上200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等額劃分,以股票形式由股東持有。這是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重要區別。由于股份向社會公眾募集資本,規模較大,涉及社會公眾利益的范圍廣,因此法律對股份有限公司有更為嚴格的要求。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負有較強的信息披露義務,須定期向社會或股東披露有關信息,如公司經營狀況、投資方案、資產負債情況等。
股東代表大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的常設機構,總經理主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權收益分散化,經營風險也隨之由眾多的股東共同分擔,并且具有較強的動力機制,眾多的股東都從利益上去關心企業資產的運行狀況,從而使企業的重大決策趨于優化,使企業發展能夠建立在利益機制的基礎上。
3)集團公司
集團公司是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公司,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以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共同組成的企業法人聯合體。
《公司法》中并沒有“集團公司”一說,但在現實中,我們常?吹侥衬臣瘓F公司,不過是多個公司在業務、流通、生產等方面聚集而成的公司(或者企業)聯盟罷了。有的公司進行多元化經營戰略,在多個領域均成立了相應的子公司,這樣,母子公司之間也會因為這種“血緣”關系組成一個企業集團,頗類似于軍隊當中的集團軍。這些就是我們常說的集團公司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