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是審計學的入門教材,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線,闡述審計基本理論(前九章)和財務報表審計實務(第十至十五章),同時兼顧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的其他業務(第十六至十八章)。《審計學》緊扣審計理論與實務的最新發展,將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貫穿審計全過程,體現內容的先進性。以財務報表審計為重點,兼顧其他審計業務,如經濟責任審計、財政收支審計、經營審計、管理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重點介紹我國審計準則,同時也介紹國際審計準則,體現出內容的全面性。緊密結合審計實務,注重培養對審計理論的應用能力;每章均有審計案例,啟發探索審計理論,培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內容的應用性和啟發性。
《審計學》的讀者對象以大學本科會計學專業學生為主,《審計學》同時也應可作為各類各級審計師的重要參考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審計的性質2
第二節 審計的對象?職能與目標7
第三節 審計的分類 10
延伸閱讀14
復習思考題14
案例分析15
第二章
第一節 審計組織體系17
第二節 審計規范體系24
第三節 審計法律規范33
延伸閱讀39
復習思考題40
案例分析40
第三章
審計報告42
第一節 審計報告的意義與出具要求43
第二節 審計報告的分類及基本結構45
第三節 注冊會計師財務報表審計報告52
延伸閱讀65
復習思考題65
案例分析66
第四章
審計過程?審計目標與審計計劃67
第一節 審計過程68
第二節 審計目標71
第三節 審計計劃75
延伸閱讀80
復習思考題80
案例分析80
第五章
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81
第一節 審計證據82
第二節 審計工作底稿90
延伸閱讀94
復習思考題95
案例分析95
第六章
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96
第一節 審計重要性 97
第二節 審計風險102
延伸閱讀.104
復習思考題105
案例分析.105
第七章
重大錯報風險評估 107
第一節 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含義與程序107
第二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109
第三節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與特別風險112
延伸閱讀.114
復習思考題114
案例分析.115
第八章
重大錯報風險應對 117
第一節 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117
第二節 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118
第三節 實質性程序120
第四節 舞弊風險的應對措施123
延伸閱讀124
復習思考題124
案例分析124
第九章
內部控制及其測試 125
第一節 內部控制概述126
第二節 內部控制的了解與描述131
第三節 內部控制的測試135
延伸閱讀141
復習思考題142
案例分析142
第十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143
第一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主要業務?文件與記錄及賬戶 144
第二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具體審計目標與重大錯報風險 146
第三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147
第四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主要賬戶的審計目標與實質性程序154
延伸閱讀166
復習思考題166
案例分析167
第十一章
第一節 采購與付款循環主要業務?文件與記錄及賬戶 170
第二節 采購與付款循環具體審計目標與重大錯報風險 171
第三節 采購與付款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172
第四節 采購與付款循環主要賬戶的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177
延伸閱讀188
復習思考題188
案例分析188
第十二章
員工服務?生產與倉儲循環審計 190
第一節 員工服務?生產與倉儲循環主要業務?文件與記錄及賬戶191
第二節 員工服務?生產與倉儲循環具體審計目標與重大錯報風險192
第三節 員工服務?生產與倉儲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 194
第四節 員工服務?生產與倉儲循環主要賬戶的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 196
審 計 學
延伸閱讀204
復習思考題204
案例分析205
第十三章
籌資循環審計206
第一節 籌資循環主要業務?文件與記錄及賬戶 206
第二節 籌資循環具體審計目標與重大錯報風險 208
第三節 籌資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209
第四節 籌資循環主要賬戶的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211
延伸閱讀219
復習思考題219
案例分析220
投資循環審計221
第一節 投資循環主要業務?文件與記錄及賬戶 222
第二節 投資循環具體審計目標與重大錯報風險 223
第三節 投資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224
第四節 投資循環主要賬戶的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227
延伸閱讀239
復習思考題239
案例分析239
第十五章
第一節 現金收支循環主要業務與主要賬戶242
第二節 現金收支循環具體審計目標與重大錯報風險243
第三節 現金收支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 244
第四節 現金收支循環主要賬戶的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 249
延伸閱讀262
復習思考題262
案例分析262
第十六章
政府審計264
第一節 政府審計準則265
第二節 財政收支審計267
第三節 財務收支審計269
第四節 績效審計271
第五節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273
延伸閱讀276
復習思考題276
案例分析277
第十七章
內部審計278
第一節 內部審計概述278
第二節 內部審計準則280
第三節 經營審計283
第四節 管理審計287
延伸閱讀289
復習思考題289
案例分析290
注冊會計師的其他業務291
第一節 財務報表審閱292
第二節 內部控制審計297
第三節 預測性財務信息審核302
第四節 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 306
延伸閱讀309
復習思考題309
案例分析310
參考文獻
第一章緒論【導入案例】
國務院審計工作報告披露的問題引自審計署劉家義審計長2014年6月24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的《國務院關于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第二部分“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有刪減。
審計長每年均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關于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專項報告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該報告主要包括年度中央預算收支任務完成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相關部門或單位對審計所提出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以及進一步加強財政管理的建議。
2014年6月24日,劉家義審計長代表國務院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作的《國務院關于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第二部分“中央財政管理審計情況”就指出:2013年,財政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嚴格財政預算執行,加大對民生等重點領域的投入,預算的規范化和公開程度不斷提高。但預算資金分配權責關系尚未完全理順,財政資金管理使用中還存在以下一些違規問題。
(1)資金收繳和預算批復不規范。例如,未收繳入庫資金91.4億元;批復的部門預算中個別事項不夠準確和細化;批復的部門預算中個別事項不合規;預算下達不及時;財政專戶清理不到位。
(2)財權與事權未理順,專項轉移支付清理整合不到位。例如,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清理力度不夠大;有的政策目標不夠協調,未充分考慮項目的節能效果和不同行業的節能成本;分配管理權責有待理順。
(3)部分財政資金分配不規范,有的使用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例如,分配中存在超范圍、超標準問題;申報中存在虛報冒領問題,項目單位和個人采取虛構項目、偽造申報材料等方式騙取財政資金;使用中存在擠占挪用問題。
(4)各級財政均有一些資金沉淀,資金使用效益未能充分發揮。例如,中央本級財政存量資金較多;重點審計的32個中央部門結存資金半數閑置超過一年;重點審計的9個省本級和9個市本級財政存量資金近三成已無法按原用途使用;中央財政對創業投資基金的投入閑置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