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社情民意調查研究的現狀與趨勢談起,對社情民意研究進行了概述,主要介紹了社情民意數據收集與分析、社情民意信息撰寫規范等基本內容,并基于實際部門的工作分析了社情民意的具體應用,指出了社情民意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設原則、路徑和未來趨勢,并分析了當社情民意上升為輿情后的政府應急管理,明確了社情民意在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中發揮的作用,最后闡述了社情民意作為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紐帶的重要地位。
本書接續2021年調查報告的研究主題,在2022年度全國性調查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繼續探討了事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社會政策創新的關鍵議題,包括中等收入群體幸福感、貧困治理與公眾貧困認知、平臺經濟從業人員社會保障權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三孩”政策與兒童照顧、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生活平衡等,對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2年未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深化,城市服務一體化成為必然趨勢,改變著城市服務碎片化、低效化困境。本書提出空間一體化、要素集成化、技術標準化、資源整合化構成的城市服務一體化理論體系,提倡將城市全域各類型服務聚合起來,通過統籌城市各個空間、優化城市各種要素、統一服務技術標準、提升城市各類資源效率,實現城市高質望發展。本書總結了我國城市服務一體化的各類實踐案例,評價了5大城市群74座城市的服務狀況并提出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黨中央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中,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要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須注重發揮行政人員的主體性作用,塑造積極行政人格。本書立足政府治理現代化建設需要,梳理中國社會演進中關于行政人格的理想和現實,結合已有研究提出積極行政人格的概念;調查研究當前積極行政人格的生發現狀及群體差異,深入剖析積極行政人格生發的個性基礎、生發過程,并提出培育積極行政人格的路徑。
公共管理學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界普遍認為公共管理的理論淵源來源于公共行政學。在經歷了政治與行政二分時期,公共行政時期的演變,公共管理才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公共管理概念的產生是傳統行政學概念的發展,也是管理學概念與公共領域結合的產物。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也早有許多關于公共管理思想的論述,對當代中國公共管理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教材從理論和應用兩個層面闡釋公共管理,包括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理論的演進、公共管理的不同視角與路徑、公共管理基本框架、農村基層公共管理、重點涉農
歐洲是民粹主義的故鄉,也曾經飽受民粹主義肆虐的傷害。進入21世紀,“新民粹主義”(Neo-Populism)在歐洲許多國家卷土重來,形形色色的民粹主義政黨不斷涌現,政治影響力不斷擴大,甚至取代傳統主流政黨,左右國家政局。民粹主義思潮和政黨的勃興反映了歐洲所面臨的后現代社會發展困境,也預示著民粹主義將成為全球政治發展的主流趨。民粹主義不會曇花一現,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將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
本書試圖從英美傳統保守主義自身脈絡出發,揭示兩百多年來其自身范式演化的過程。從伯克開始,英美傳統保守主義始終相信傳統對現實的指導意義,圖在不斷變動的歷史中尋找平衡傳統和現在的方式。當代英美傳統保守主義的復興是對過去數十年新自由主義全球秩序反抗的結果。但這種復興能否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保持生命力將是它在下個時代的關鍵課題。
民粹主義是遍及全球的政治現象。與其他地區相比,拉丁美洲的民粹主義運動聲勢更大、更加頻發,拉美地區似乎培育了更加適合民粹主義生長的土壤,其根源何在?拉丁美洲的民粹主義有何獨特性?民粹主義對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民粹主義是推動還是削弱了拉美的民主制度?搞清這些問題,既有助于理解20世紀以來拉美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也可以豐富學術界對民粹主義的研究。本書探討了拉丁美洲民粹主義發展的三次高潮,即20世紀初到60年代以巴西和厄瓜多爾為代表的經典民粹主義、90年代以秘魯和阿根廷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
本書共20章。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運用政治學原理,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宏大視野,以通俗、簡潔、有力的文字,從堅守偉大理想、勇于自我革命、堅持人民至上、尊崇發展規律、擁有天下情懷、始終謙虛謹慎等方面,系統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從弱小到強大、從邊緣到中心、從稚嫩到成熟、從成功到偉大的成功之道,并著重探討了中國共產黨如何把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成功帶入人類現代文明的新天地,使自己的創造實踐變成一種有根、有源、符合人類發展前進方向和時代要求的新型文明。
本書主要是對南京市玄武區在1978年至2012年的三十四年時間里,在中共玄武區委的帶領下,從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會精神、改革開放起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前的這一階段,玄武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以及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歷史,按照歷史學的規律、歷史學的要求,進行了完整、客觀的描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