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匯集了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的年度研究動態、科研成果、學術活動、基本數據等。其宗旨是全面、客觀地展示本學科成果,促進中國與對象國的思想交流與合作。該卷共設置5個欄目,即學科綜述、年度論文推薦、學術活動、數據統計和大事記。其中,學科綜述欄目對70年來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做整體回顧和總結,以及2021年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各學科的研究情況進行敘述;年度論文推薦、學術活動欄目對重點論文和活動進行說明和解釋。
本書收錄了2021年國內外30余位專家學者關于歐洲地區,特別是中東歐地區形勢,以及中歐關系、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研究論文。本書的研究內容都是學界、政策界2021年度對歐洲以及中東歐地區較為關注的議題,所收錄文章對中東歐地區形勢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關系歷程、現狀及問題挑戰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同時,本書將歐洲戰略政策以及中歐關系作為重要研究題目,希望讀者對歐洲戰略政策以及中歐關系的主要情況有所了解,通過歐洲與中東歐不同層面的研究,對中歐關系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1898年底,上海美商與傳教士等共建美國中華協會,這是旅華美僑首次有組織地聯合。作為新亮相的晚清政局親歷者,該會對中國問題多有特殊的見解與判斷。
本書通過以案說法、設置問答的形式,向讀者全面、深刻解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全書共分為七大部分,分別為:疑難勞動關系認定合規、入職與反就業歧視合規、勞動關系建立與勞動合同履行合規、勞動關系解除與終止合規、競業限制與保密制度合規、新業態靈活用工合規、規章制度應用合規。書中針對每個案例均設置了相應的問題,且針對每一個疑難問題均采用案例分析、實操建議、法規索引的方式,使得讀者對于自身出現的問題可以快速檢索及閱讀解決方法。
“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No.21(2023)》全面歸納了2022年中國在人民法治、市場法治、平安法治、生態法治、監督法治、數字法治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并對2023年法治發展進行了預測。本卷法治藍皮書還專題研究了人權保障、金融穩定、綜合執法、資本監管等法治問題。本卷法治藍皮書繼續推出中國政府透明度、中國司法透明度、中國檢務透明度、中國公安法治等系列年度指數報告,并以“境外裁決在中國的承認和執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規則與澳門的銜接”為主題推出兩篇涉外法治報告,圍繞中國法院訴訟
環境法學是法學大家庭中的新成員,其強烈的現實性和濃郁的人文性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越來越多的學人投身其中。相比于具有悠久歷史積淀的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門宏大的體系、核心的范疇和頗具特色的方法論,環境法顯得不那么深邃、厚重和正統。因此,無論是基于對自身理論的不斷超越,還是基于對實踐的有效引領,都需要更加重視環境法的法理研究。本書從環境法的基礎理論出發,對其性質以及相關內容進行闡述,接著對其立法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索,以及環境法實施的相關機制,如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視角下的環境信息公開、環保產業促進專門立法
本書將圍繞公司知識產權的權利化管理、經營利用、業務鏈嵌入、組織架構等四條主線,重點闡述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經營策略、風險管理和戰略規劃,并結合案例解讀、實證研究,探討如何通過知識產權增強企業技術能力,防御企業侵權風險,堅固企業的利潤根基,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并使企業的知識產權從重在防守保護的法律資產,進化為能夠經營利用的商業資產,繼而提升至作為競爭工具的策略資產,終跨越知識產權發展的傳統模式。
隨著中國社會的急劇轉型,產生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規范受到沖擊,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會控制力量弱化,暴力和財產犯罪高居不下,毒品問題日趨嚴重。對社會轉型背景下的犯罪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對于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發生,遏制犯罪的高發態勢,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采取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西南地區G市三所監獄的1518名服刑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從中選取了62名服刑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半結構式訪談,研究服刑人員被捕前一年里財產犯罪行為、暴力犯罪行為、毒品犯罪行為的發生率及影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總則、文件檢驗鑒定書、手印鑒定書、法醫物證(DNA)鑒定書、準繩問題心理測試分析意見書。具體內容包括:司法鑒定介紹;司法鑒定的資質認定及實驗室認可;司法鑒定的過程;鑒定文書;鑒定人出庭;文件檢驗鑒定概論;常用文件檢驗鑒定書的種類;文件檢驗鑒定書各要素解析等。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行政管理概述、行政職能、行政組織、行政決策與執行、行政法學原理與原則、行政行為與行政程序、行政訴訟與行政賠償。全書從實踐出發, 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 并將研究結果提升至理論高度, 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術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并重, 內容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