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考察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實施行政機構改革的全過程,分析國民政府為實現“建國”任務而做的努力,如開放政權、成立民意機構、厘定事權、精簡機構、裁汰冗員等。戰時改革有頂層設計,有計劃、有步驟,體現了行政領域的制度化與現代化傾向,體現了國民黨權威人物對完成“建國”的強烈愿望。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豫湘桂大潰敗后改革被迫中斷,留待戰后繼續推行。
《訴源治理“無訟社區”探索與實踐》全面梳理了四川省大邑縣人民法院三年多來的“無訟社區”建設情況,從基層創新治理角度分享了“無訟社區”建設的實踐成果,深入剖析了“無訟社區”建設對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意義。
半個世紀以來,發端于海外的中國研究已從社會科學的邊緣走向這一知識體系的中心,由西方學人獨步的學術論域成為包括中國學者在內的全球學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時也成了世界學術界了解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窗口!吨袊芯俊肥怯赡暇┐髮W社會學系主辦的學術集刊,意在推動中國研究領域的經驗積累和知識增進,更在使日益成為顯學的中國研究領域能夠聽到中國的聲音。本期以“變遷時代的性別社會學”為主題,分為“家庭中的社會性別與權力博弈”“性別教育與青少年亞文化”“性別、福利與社會干預”三個部分。
新型城鎮化戰略是關系我國未來城鄉健康發展的重要部署。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鎮化,而人口城鎮化的關鍵,又首推就業問題的解決。民族地區由于城鎮化發展總體滯后,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更為迫切,人口城鎮化也成為必然途徑。但民族地區人口城鎮化就業問題的解決,不能單純依靠市場,來自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更為重要。基于此,本書以廣西為例,研究新型城鎮化戰略中民族地區人口城鎮化的就業促進政策問題,提出了促進民族地區人口城鎮化就業的若干政策建議。
本書作為2017年貴陽“數博會”的成果之一,圍繞“數據開放共享與政府管理創新”主題,重點研究了大數據在政府管理創新中的功能機制和運用策略,探討了數據開放共享的實現路徑及如何將數據共享應用于政務服務和監管,分析了地方政府大數據發展政策,并對國內數字治理研究提出了學理性建議。
本書是國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根據時代的發展,圍繞公共管理學的學科特色,對公共管理學涉及的主要內容進行進行了全面闡述。全書分為“上篇 公共管理學總論”和“下篇 公共管理學專題”兩大部分共11章,系統介紹了公共管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理論特色和發展歷程,全面揭示了公共管理的內涵、管理者、供給物品、職能、運行、管理工具、責任與監控,重點分析了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非政府公共組織和公共管理的前沿熱點。本書的特點在于注重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關注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
陳晨的長篇紀實文學《新漁陽里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起點》,是紅色起點叢書中的一本。本書以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主題,書寫了一百年前俞秀松、李漢俊、陳望道等青年在漁陽里六號發起成立青年團、組建外國語學社,探求真理尋求救亡圖存道路的歷程。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系列之十五。
本書選取了2018—2019年度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有權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結而成。全書從五個方面,對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思潮、理論、運動與制度進行了多視角、深層次、全方位的研究與探討,反映了世界社會主義領域,尤其是亞洲、歐洲、美洲地區社會主義發展和研究的zuixin動態,推出了很多有分量的理論文章,對深化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與實踐不無裨益。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系列之十六。
本書選取了2019—2020年度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有權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結而成。全書從七個方面,對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思潮、理論、運動與制度進行了多視角、深層次、全方位的研究與探討,反映了世界社會主義領域,尤其是亞洲、歐洲、美洲地區社會主義發展和研究的*動態,推出了很多有分量的理論文章,對深化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與實踐不無裨益。
本書以經濟知識化和全球化不斷交互融合、深化發展為背景,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跨國公司在知識產權控制方面的競爭態勢入手,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等學科中的相關基礎理論和方法,系統深入地探討中國跨國公司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培育的原因、重點、路徑、存在的問題、面臨的挑戰與國際經驗借鑒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中國跨國公司自主知識產權培育的對策與建議,以為現實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