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新時代我國數字政府發展趨勢,聚焦數字化政務新媒體應用中的倫理問題熱點,通過分析政務微博環境下的行政倫理問題及其本質規律,對相關問題的倫理規約和制度設計進行了系統探察,并提出了“微博行政倫理規約”這一新概念和制度化建議。本書的內容特色在于通過觀照數字科技與社會、新媒介與倫理問題的形成機理、尋求數字時代信息流動過程中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統一的路徑。著述兼顧現有倫理規范并倡導積極開放的倫理觀,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學界長期以來對數字媒介倫理基本問題的討論而走向制度實踐創新路徑,旨在助力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稿收錄了《廣長舌》與《近世社會主義》第一編、第二編,每篇包括文獻簡介、簡體錄入文字和文獻原文圖片三部分。其中《廣長舌》以上海商務印書館1903年本為底本予以整理,《近世社會主義》第一編、第二編以上海廣智書局1903年本為底本予以整理。《廣長舌》是一部宣傳社會主義的通俗讀物,較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的含義、目標、產生的根據、得以實現的必然性,該書日文原著名為《長廣舌》,作者是日本著名社會主義者幸德秋水。《近世社會主義》第一編第一期之社會主義英、法二國之社會主義、第二編第二期之社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為《近世社會主義》第三編近時之社會主義,第四編歐、美諸國社會黨之現狀以及《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其中《近世社會主義》較為系統地介紹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和各國社會主義運動概況。《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指出社會主義發源于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并得到路易·勃朗、蒲魯東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德國人拉薩爾、馬克思時期達到鼎盛。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第四卷)共收錄五篇文章,整卷文本系統且明確地介紹了彼時國內和日本的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各派的理論著述,在引述的同時也廣泛圍繞國內社會各界的現狀遭遇及未來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展開深入細致的整理分析。全書語言曉暢明晰,情感真摯細膩,實為了解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情形的珍貴史料。 《近世社會主義評論》譯文系日本學者久松義典著、國內學者杜士珍譯。全文共設兩篇十二章,譯者杜士珍不僅對原文進行多處刪減,而且于每一章都增加了許多按語,進而說明譯述者的觀點。本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是近百年來對中國社會產生最重要影響的外國思想理論。本書主要整理匯編了19031906年間,在中國介紹、翻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期刊雜志等文獻,并整理錄入為現代文本。本書收錄的文獻資料包括《社會主義神髓》《新社會之理論》《二十世紀之巨靈托辣斯》《論俄羅斯虛無黨》《發刊詞》《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列)傳》《論社會革命當與政治革命并行》《萬國社會黨大會略史》《社會主義史大綱》,文獻來源有《東方雜志》《浙江潮》《新民叢報》《民報》等。 通過對珍貴文獻資料的整理,本書考察了馬克思主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是近百年來對中國社會產生最重要影響的外國思想理論。本卷圖書主要整理匯編了19061907年間,在中國介紹、翻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期刊雜志等文獻,并整理錄入為現代文本。本書收錄的文獻資料包括《無政府黨與革命黨之說明》《社會革命果為今日中國所必要乎》《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新世紀叢書》(第一集)和《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每篇包括文獻簡介、簡體錄入文字和文獻原文圖片三部分。文獻來源有《新民叢報》《民報》《新世紀叢書》等。 本書通過對珍貴文獻資料的整理,考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內容簡介: 本卷摘錄了《天義》《東方雜志》兩份刊物文章共38篇。《天義》為早期婦女刊物之一。創刊于1907年5月,半月刊,停刊于1908年1月。該刊以破壞固有之社會,實行人類之平等為宗旨,內容以提倡女界革命、爭取婦女權利為主,同時宣傳民主政治、經濟發展等方面。該刊所刊發的《人類均力說》《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西漢社會主義學發達考》《歐洲無政府黨宗旨匯錄》《論俄國革命與虛無主義之區別》《未來社會生產之方法及手段》《社會主義史大綱》等文章,介紹了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當時的一些社會先進思想;19
書稿主要整理匯編了19121914年間,在中國介紹、翻譯、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期刊雜志等文獻,包括:翻譯著作《泰西民法志》(1912)、期刊《社會世界》(1912)、期刊《新世界》(1912)、期刊《社會》(1912)、著作《師復文存》(1914)中的多篇文章。全書通過對珍貴文獻資料的整理,并由作者標點、斷句,還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過程中的討論、譯介、闡釋和普及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譯介的歷史和經過。
本書分別從中國式現代化與現代化發展的中國經驗、中國式現代化與格魯吉亞發展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社會發展經驗、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經濟發展經驗四個方面展開, 如同一幅精謹細膩的絲路工筆畫, 涉及中國式現代化與現代化話語體系的構建、現代化視域下的“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地區治理、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全球治理新主張、中國式現代化與人民現代化美好生活的構建、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文明新形態的理論闡釋, 以及 “一帶一路”倡議和格魯吉亞的前景、中國式現代化和社會發展對格魯吉亞的影響等內容。
當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總體研究“重材料堆積,輕理論分析”“對理論的熱點問題關注較多,而對基礎理論研究關注較少”,這些不足導致了涉及學科發展的內涵等問題很少有人關注,不利于學科的長久發展。本書秉承的“元理論方法視域下”旨在研究方法層面實現創新和突破,增強元理論研究的方法自覺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研究的根本出路。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元理論方法視域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問題。元理論研究以現有研究為基礎,反思理論的基本前提、構成要素和論證結構,本書緊扣元理論研究的邏輯形式,本本書研究緊緊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