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法理學領域經典著作,該書中文首版在國內出版之后,受到很高贊譽,自出版后十幾年來,在國內法學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力,對于我國法理學的發展發揮了較大作用,是法學研究、特別是法理學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重要著作,被國內眾多院校列為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指定閱讀書目。 本書是有關西方法理學的通識性著作,以作者獨特的視角反映了西方法理學的發展脈絡。作者以現代性的起源、形成和發展為線索,在浩瀚的西方法理學思想寶庫中選取材料,并以后現代主義的視角對近代以降的現代主義思想進行評析,在評析過程中畫
隨著歐洲一體化的深入,“歐洲化”成為研究法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視角,可以說,不討論“歐洲化”,就難以準確理解法國的對外政策。本書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深化了對“歐洲化”概念的認識,發展了對“歐洲化”問題的研究方法,指出“歐洲化”有“輸入”“輸出”“上傳”“下載”“妥協后上傳”等五種路徑。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在法國對外政策的不同問題領域,歐洲化的體現與程度不同;既存在主動的歐洲化,也存在被動的歐洲化;歐洲化的結果通常受到內、外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與共同影響。
本書大約15萬字,由現任明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律師太田勝造教授主持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合著完成。這是一本涉及法律、人工智能、法解釋學、神經法學的法律圖書,是一本日本法學院學生的入門讀物。書中每章開篇均由一個案例和思考情景,便于學生在問題意識下學習和閱讀。法律的研究是開放的,并不局限于傳統的法學。本書以跨學科的視角,關注人工智能時代的法律規范,包括對法律的前沿和交叉學科——神經法學的研究,具有前沿性、體系性,且具有普及意義和價值。
勞動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如何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不僅是一個實踐問題更是一個理論問題。作者認為,在當代中國的現實語境中,“激活”馬克思的思想資源,發掘體面勞動的內涵要義、方法特征、價值取向,不僅能幫助我們準確理解當代中國體面勞動的現實境遇與原因特征,也能為我們探尋未來中國的體面勞動實踐之路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引和實踐指導。論文在厘清體面勞動的概念內涵基礎上,從生存論的視角出發,揭示馬克思體面勞動思想的基本內容及理論特質;站在現代性視域下,探討體面勞動與人的生存發展之間的內在關聯;從“體面”與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項的最終研究成果,已經通過了國家社會科學規劃辦組織的鑒定。該書由八章組成,以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為指導,系統梳理國家監督體系理論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闡釋國家監督體系的科學內涵、基本原則和運行機制;深入探討習近平關于權力制約與監督的重要論述,明確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健全國家監督體系的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在此基礎上,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國家監督體系的形成過程,探討國家監督體系的實踐邏輯與制度邏輯,提出并論證權力監督的重要性以及反腐敗的必要性是國家監督體系的實踐邏輯
隨著大數據、區塊鏈、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人類社會已經迎來了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數字經濟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為了更好地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擬將從2022年出版“數字法治評論”系列叢書,每年兩本(上下半年各出一本),長期出版。叢書內容涵蓋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法治、大數據、
本書主要研究將版權的限制和例外視為版權作品使用者權的必要性、正當性和現實性基礎以及相關制度的完善。首先從歷史的角度探尋了作品使用者權(自由)從印刷版權時期作為事實存在,到模擬技術時期自由日益受限再到數字網絡時代急劇消減的過程,這一演進過程為作品使用者權的證成提供了歷史支撐,也揭示了作品使用者權的現實必要性,同時對作品使用者、作品使用者權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界定。其次從哲學、經濟學、人權法和版權法的不同維度論證了作品使用者權觀念確立的正當性。針對學術界質疑作品使用者權的各種觀點和理由,本書進行了全面
開放政府數據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的重要切入點。隨著開放政府數據政策數量、主體不斷增加,我國已形成由政策鏈、政策群、政策網組成的全套政策體系,政策主體、客體、工具、理念、目標的協同,對開放政府數據政策效能發揮具有重要影響。本書著眼于提升我國開放政府數據政策的協同程度,在解析開放政府數據政策協同運行機理的基礎上,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對我國省級及以上開放政府數據政策協同狀態進行分析,提出加強開放政府數據政策協同的對策。
《數字治理評論》(Digital Governance Review)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創辦,是一本致力于推動數字治理研究的學術性集刊。本刊論文主題涉及電子政務、電子服務、網絡參與/電子參與、大數據與公共治理、開放數據、社交媒體與公共治理、移動政務、智慧城市等。刊物將追蹤數字治理理論前沿,回應數字治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倡導規范嚴謹的學術研究,提升數字治理的研究質量。
本集刊探討廉政學的基本原理,對廉政、失范行為、腐敗、不正之風、道德滑坡、反腐敗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理論探討,研究腐敗與不正之風產生的根源及其規律,對反腐敗策略、廉政建設體制機制進行評估,對歷史上的廉政建設制度和措施進行比較分析,對各個地區廉政建設及其相應制度進行研究,對社會文化、經濟發展水平與腐敗的關系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