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業中的營銷人員都希望能以營銷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率,但是要做到這個地步,首先需要在心中建立起對營銷的正確認識:營銷必須要系統化;必須有可衡量性;同時也要與時俱進。《鉆石營銷》從商業意義上探討了企業對于市場營銷所賦予的責任和權力,并使用“確認/界定/執行”的方式界定市場營銷的量化模式。以業界中主要的理論為基礎,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在不同的功能模塊之間,使營銷的目的一步一步的完善,并建立了檢查點和主要的衡量指標。通過這種技術方式,將營銷結果予以量化,以此考核與原來的企業目標是否存在差異。
《鉆石營銷》:
對于營銷結果的把握并不是之前沒有嘗試過,但 就如何運用數據進行評估,之前是存在困難并且是有 局限性的。20世紀60年代,營銷人員通常只能通過問 卷調查、小組訪談或是其他特定族群的取樣,來推測 和預估整體市場的反應。因為樣本的間接本質和局限 特性,并不足以開發出有效的數學模型來驗證其所產 生的效果。正是這些困境,使得企業長久以來對營銷 一直缺乏必要的衡量和評估。
但是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v)院長Mhanbir Sawhney在2009年的CMO雜 志中提到:“對于營銷,需要全面建立一個以衡量和 評估為基礎的思維方式。”也就是任何企業都需要對 其營銷有清楚的目標和指標,并且有手段對其效果進 行衡量和評估。這為營銷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很明顯,營銷現在開始有所改變。越來越多的研 究營銷效果的成果開始出現。近幾年來,有關營銷效 果衡量和考評的理論與方法,也得到了一部分學者和 企業界人士的認可。國際最頂尖的營銷專業雜志:《 營銷月刊》(Journal ofMarketing)、《市場學會雜 志》(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和《營銷科學學報》(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等,均刊發了一批以“營銷績 效”和“營銷價值”為核心概念的研究論文。其中對 廣告、品牌資產、顧客滿意度、服務質量與企業績效 之間關系探討的研究呈明顯上升趨勢。以《營銷月刊 》為例,2000年以探討營銷投入與企業績效、股東價 值關系為主題的文章占總發文量42篇中的2篇,而 2008年則占總發文量54篇中的11篇,2009年為7篇。
這些現象表明,績效營銷(Performance Marketing)(以營銷結果的考量為核心,研究如何運 用更有效的營銷對企業整體績效產生直接的作用)這 個新領域正在迅速發展。
國內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有較多的涉獵。如計 量營銷(Quantifying Marketing),即對于營銷的過 程,其核心內容是如何將計量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到 市場營銷的實踐中。上述情形說明營銷人員開始對這 個領域進行重新思考,不再局限于如何有更好的創意 或理論策略,而是去解決實際問題,認真探討如何對 營銷過程和目的進行科學性和系統性的衡量,而這對 企業營運可以產生直接的效果。
1.2.2系統思維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企業管理層了解到營銷不 再只是單一的功能,企業需要重新組合所有的營銷手 段,建立一個整合營銷系統的框架。整合營銷傳播 (IMC)的核心思想是將與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有關的一 切傳播活動系統化。這個概念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 成為營銷的主流。唐·E·舒爾茨(Don E.Schultz)首 先開始倡導所有的營銷手段應該納入完整的系統,共 同為一個目的服務。這個論點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同 ,包括勞特伯恩、埃弗雷特、莫瑞誒特、霍登、沃特 及費爾普斯等。一直以來,整合營銷傳播的實踐者、 提供者和營銷效果評價者都以各種方式,從不同的角 度來給整合營銷傳播下定義和對其進行研究。同時, 整合營銷傳播的另一個意義是建立完整的系統和整合 的框架,為進行系統、科學地衡量和評估做鋪墊。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利用框架來對結果進行衡 量和評估,但只有新的技術與該理論結合,才能實現 思維轉換(Paradigm Shift),才能提供可以達成這個 目的的方式。互聯網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成為市場 中溝通的主要方式,這不但改變了企業本身的運作模 式,同時也改變了商業模式,對市場營銷產生了巨大 的沖擊。這個變化不僅使營銷方式變得更為復雜,最 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那就是使企業能通 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將市場營銷的本質從單純的創 意轉變為可以進行精準評估的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