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
定 價:¥33
中 教 價:¥25.41 (7.7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高職高專“十二五”經濟管理系列規劃教材
本書以解決實際稅收法律問題為根本目的,強調稅法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側重稅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力求成為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緊密結合的優秀教材。每章都設有學習目標、引導案例、知識鏈接、復習思考題等欄目,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時,能達到知識擴充和強化訓練的目的。本書還配有教學資源包,包括電子課件、課后練習題參考答案、3套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等。
張振和,男,生于1973年11月,黑龍江職業學院會計金融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會計學碩士學位,中國注冊會計師、中國注冊稅務師,黑龍江省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財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主編、參編財金類教材10余本,主持省級以上科研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2012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新秀。
第1章 稅法概述
1.1 稅收與稅法概述
1.1.1 稅收的概念
1.1.2 稅收的主要特征
1.1.3 稅法的概念與特征
1.1.4 稅法調整對象
1.1.5 稅收法律關系
1.2 稅法的基本原則與稅法構成要素
1.2.1 稅法的基本原則
1.2.2 稅法構成要素
1.3 稅法的作用與分類
1.3.1 稅法的作用
1.3.2 稅法的分類
1.3.3 我國稅法的制定與實施
課后練習題
第2章 增值稅法
2.1 增值稅概述
2.1.1 增值稅的概念
2.1.2 增值稅的類型
2.1.3 增值稅的特點
2.1.4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
2.2 增值稅的基本內容
2.2.1 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2.2.2 增值稅的納稅人
2.2.3 增值稅的稅率與征收率
2.2.4 稅收優惠
2.3 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3.1 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2.3.2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2.3.3 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2.4 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2.4.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4.2 納稅期限
2.4.3 納稅地點
2.4.4 增值稅簡易征收政策的管理和計稅貨幣
2.4.5 增值稅專用發票
第3章 消費稅法
3.1 消費稅概述
3.1.1 消費稅的概念
3.1.2 消費稅的特點
3.1.3 消費稅的作用
3.2 消費稅的基本內容
3.2.1 消費稅的納稅人
3.2.2 消費稅的征稅范圍
3.2.3 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
3.2.4 消費稅的納稅環節
3.3 消費稅的計算
3.3.1 從價定率計征法
3.3.2 從量定額計征法
3.3.3 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計征法
3.3.4 消費稅應納稅額計算的特殊規定
3.3.5 稅額減征的計算
3.4 消費稅的征收管理
3.4.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和納稅期限
3.4.2 納稅地點
3.4.3 計稅貨幣
第4章 營業稅法
4.1 營業稅概述
4.1.1 營業稅的概念
4.1.2 營業稅的特點
4.2 營業稅的基本內容
4.2.1 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和扣繳義務人
4.2.2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
4.2.3 營業稅的稅目和稅率
4.2.4 營業稅的起征點與減稅免稅
4.3 營業稅的計算
4.3.1 提供應稅勞務應納稅額的計算
4.3.2 幾種特殊經營行為的稅務處理
4.4 營業稅的征收管理
4.4.1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4.4.2 納稅期限
4.4.3 納稅地點
第5章 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
5.1 城市維護建設稅
5.1.1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概念
5.1.2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特點
5.1.3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基本規定
5.2 教育費附加
5.2.1 教育費附加的概念
5.2.2 教育費附加的基本規定
5.2.3 地方教育附加
第6章 關稅法
6.1 關稅概述
6.1.1 關稅和關稅法
6.1.2 關稅的特點
6.1.3 關稅的分類
6.1.4 我國的關稅政策
6.2 關稅的基本內容
6.2.1 關稅的征稅范圍
6.2.2 關稅的納稅人
6.2.3 關稅稅則、稅目、稅率
6.2.4 關稅的減免
6.3 關稅的計算
6.3.1 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的確定
6.3.2 出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的確定
6.3.3 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中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保險費的計算
6.3.4 應納稅額的計算
6.4 關稅的征收管理
6.4.1 關稅的繳納
6.4.2 關稅的強制執行
6.4.3 關稅的退還
6.4.4 關稅的補征和追征
第7章 企業所得稅法
7.1 企業所得稅概述
7.1.1 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7.1.2 企業所得稅的特點
7.2 企業所得稅的基本內容
7.2.1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7.2.2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7.2.3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
7.2.4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
7.3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
7.3.1 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7.3.2 應納稅額的計算
7.4 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7.4.1 納稅年度
7.4.2 納稅期限
7.4.3 納稅申報
7.4.4 稅款繳納方式
7.4.5 納稅地點
第8章 個人所得稅法
8.1 個人所得稅概述
8.1.1 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8.1.2 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8.2 個人所得稅法的基本內容
8.2.1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
8.2.2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8.2.3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8.2.4 稅收優惠
8.3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8.3.1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8.3.2 應納稅額的計算
8.4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8.4.1 代扣代繳納稅
8.4.2 自行申報
第9章 資源類稅法
9.1 資源稅法
9.1.1 資源稅概述
9.1.2 資源稅的基本內容
9.1.3 資源稅的計算
9.1.4 資源稅的征收管理
9.2 土地增值稅法
9.2.1 土地增值稅概述
9.2.2 土地增值稅的基本內容
9.2.3 土地增值稅的計算
9.2.4 土地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9.3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9.3.1 城鎮土地使用稅概述
9.3.2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基本內容
9.3.3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算
9.3.4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收管理
9.4 耕地占用稅法
9.4.1 耕地占用稅概述
9.4.2 耕地占用稅的基本內容
9.4.3 耕地占用稅的計算
9.4.4 耕地占用稅的征收管理
第10章 財產類稅法
10.1 房產稅法
10.1.1 房產稅概述
10.1.2 房產稅的基本內容
10.1.3 房產稅的計算
10.1.4 房產稅的征收管理
10.2 車船稅法
10.2.1 車船稅概述
10.2.2 車船稅的基本內容
10.2.3 車船稅的計算
10.2.4 車船稅的征收管理
10.3 契稅法
10.3.1 契稅概述
10.3.2 契稅的基本內容
10.3.3 契稅的計算
10.3.4 契稅的征收管理
第11章 行為類稅法
11.1 行為類稅法概述
11.1.1 行為稅的概念
11.1.2 行為稅的征稅對象
11.1.3 行為稅的主要特點
11.2 印花稅
11.2.1 印花稅概述
11.2.2 印花稅的主要內容
11.2.3 印花稅的計算
11.2.4 印花稅的征收管理
11.3 車輛購置稅法
11.3.1 車輛購置稅概述
11.3.2 車輛購置稅的基本內容
11.3.3 車輛購置稅的計算
11.3.4 車輛購置稅的征收管理
第12章 稅收征收管理法
12.1 稅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12.1.1 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涵義
12.1.2 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適用范圍
12.1.3 稅務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體
12.1.4 稅收征收管理權利和義務的設定
12.2 稅務管理
12.2.1 稅務登記管理
12.2.2 賬簿、憑證和發票管理
12.2.3 納稅申報管理
12.3 稅款征收
12.3.1 稅款征收的概念和原則
12.3.2 稅款征收的方式
12.3.3 稅款征收制度
12.4 稅務檢查
12.4.1 稅務檢查的形式和方法
12.4.2 稅務檢查的職責
12.5 法律責任
12.5.1 納稅人的稅務違法處理
12.5.2 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法律責任
12.5.3 稅務人員稅務違法處理
12.5.4 違反稅務代理的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