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0 月發布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了到 2025 年要“實現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的首要目標,我國市場自主制定標準進入發展新階段。本書基于研究團隊對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發展相關問題的長期研究及深刻洞察,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項目編號:17AGL001)的基礎上整理形成。本書除第 1 章緒論外,共由 4 個部分共計 11 章構成,其中,第 2 章~第 4 章是問題研究,第 5 章~第 7 章是理論研究,第8 章和第 9 章是實證研究,第 10 章~第 12
本書是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在北京大學建校125周年之際,為展現新時代北大青年學子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進一步發揮優秀畢業生在廣大青年學子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校范圍內遴選的畢業生作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稿合集,發言內容為回顧母校時光,分享成長感悟,暢想未來愿景。本書收錄了來自48家院系單位的48篇畢業生發言稿,根據發言稿主題內容、學生的個人經歷和畢業去向等分為“問少年心事”“用青春完成作業”“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四個篇章。
2017年12月,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家庭教育支出的全國家庭調查數據——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Household Survey,CIEFR-HS),旨在為教育財政的學科發展和政策研究提供了高質量的數據支持。本書基于2019年第二輪追蹤調查數據,分析了學前到高等教育階段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水平、結構和負擔,學前和高中階段學生入學機會和學生資助的分配,中小學生校外培訓參
本書《新時代大學圖書館現代化論綱》匯集了近年來北京大學圖書館對于大學圖書館現代化的理論思考和實踐總結,以期刊論文、指南針報告、會議論文等形式,從整體現代化、館員現代化、服務現代化、治理現代化四個方面,對于大學圖書館現代化進行了了宏觀到微觀層面的思考和闡述,為新時期大學圖書館的在人才隊伍建設、用戶關系構建、信息資源升級、服務創新優化、發展理論研究、治理能力保障、事業生態明晰等方面的轉型與發展提供方向和參考。
本書全面系統地探究了“以學生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學基礎、實踐路徑、方法論、學習環境、教育技術、評價評估、組織管理等,為關心中國本科教育質量提升的讀者提供了一份簡明而清晰的知識地圖,并結合中國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就如何在中國開展相關教學改革和支持系統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整個研究前后持續十年,書中的許多概念和理論已對中國高等教育產生了積極影響。 本書是目前中英文文獻中僅有的一部對“以學生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進行系統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對中國“以學生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提出系統性
以新聞和新聞業為研究對象的新聞學已經成為傳播學中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學科。與此同時,對于新聞學研究的回顧、反思、推進和展望也成為各國研究者近年來關注的熱點。究竟何為新聞學研究?新聞學研究的價值是什么?新聞學研究何以形成當前的面貌?新聞學研究應該走向何處?回答上述問題的一種途徑是 “重訪”經典。 本書以導讀的形式“重訪”了西方新聞學領域的20余部經典著作,呈現了西方新聞學的發展歷史和演變過程。每篇導讀兼具“解讀”與“評析”,可以幫助讀者加深對名著的理解,并做到觸類旁通,探索新的理論資源和分析視角,帶
本書為教師用書。《小學勞動教育教學指南》為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副校長江凈帆教授與重慶市珊瑚魯能小學校長劉君共同開發,旨在為當前勞動教育具體開展提供借鑒,本書分為理論篇和實踐篇兩大部分。理論篇重點幫助小學老師普及勞動、勞動教育、小學勞動教育的具體理論和教學要求。實踐篇聚焦日常生活勞動、生產性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勞動領域,依托重慶市珊瑚魯能小學勞動教育具體實踐,開發出九大勞動教育主題,形成各年級層次勞動教育目標明確、勞動內容遞進式進階、勞動形式多元豐富、勞動評價有效落地的勞動教育教學指南。
本書以思政課教師素質提升為支撐,突出青年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辦學定位和青年大學生精神生活追求來設定多維教學目標,確立“兩個結合”統領基于理論的生活化敘事的教學理念,貼近學生生活構建課內外教學體系,激發美好生活體驗升級教學模式,活用生活中熟悉的地方特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與方法,依托網絡生活空間拓展教學載體,從而在增強地方高校思政課親和力和針對性中更好承載思想性和理論性。
人工智能的發展,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智能傳播時代。智能傳播是人工智能技術與傳播這兩大系統的融合,也是人與機器兩大系統的融合,但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相加,而是會形成很多原有系統不存在的“涌現性”,呈現出全新而繁雜的傳播圖景、傳播機理。本書從智能傳播時代媒介的新表現形態及影響、媒介內容生產的新機制、人與機器的新關系、人的新生存狀態等視角,對這種涌現性進行探究。無論是傳媒從業者、學者、研究者,還是對智能傳播時代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啟發和思考。
你是不是筆記做得混亂,自己都不知道寫的是什么? 你是不是學了不少知識,但在實際工作時卻無法得心應手? 你是不是經常開會抓不住重點,理不清思路,做不好跟進? 你是不是總是計劃安排不合理,分不清輕重緩急? 本書介紹了筆記俠經常使用的筆記技巧,讓各行各業和各個階段的人們都能夠運用,從而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本書并不是介紹普通的做筆記或者會議記錄的方法,而是講述“解決問題”“加深思考”的技巧。書中介紹了高效筆記術的底層邏輯和各種場景中適用的筆記類型整理方法旨在幫助讀者提高分析信息和將信息結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