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7個模塊30個項目。第一模塊為方劑與中成藥認知。第二模塊為問病薦藥認知與技能,主要培養十問與辨證認知、問病與薦藥能力。第三模塊為內科病問病薦藥。第四模塊為皮膚科及外科病問病薦藥。第五模塊為五官科病問病薦藥。第六模塊為婦科病問病薦藥。第七模塊為兒科病問病薦藥。
在草醫節期間,宏姐翻開她的手機相冊說:我這里有三千多張照片,都是吃藥前后的對比圖,基本就像換了一個人,臉色變好看,眼睛變有神,精神狀態變好等等,這都是中醫治療的實相。宏姐也自己開方給自己吃,她說:行中醫首先要自治,自己身上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怎么幫人看病!所以,中醫人行醫要關注病人前后的變化,比如舌苔、臉部、聲音、癥狀、脈象、心情等,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辨別出治療是否有效果,哪些有變化哪些沒變化,最后再做調整,讓病人的身心越來越好。
本書是陳慧儂教授的學術繼承人在陳慧儂教授的指導下,對其行醫50多年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案及經驗的整理和總結,既有辨證理論基礎、理論體系,又有大量醫案驗證和參考。全書內容包括陳慧儂教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臨證經驗、學術思想,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法則、常用方劑、用藥規律,還包括陳慧儂教授治療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的痛經、癥瘕、不孕、月經失調、經行綜合征等的醫案。
本書選取了23個疑難少見肝損傷相關疾病的臨床真實病例,通過病例介紹、討論、診療反思、核心提示幾個板塊呈現整個病例的診治思路、治療經驗,對無明確推薦治療方案者進行了一些探索,并且給出了整個診治過程中的反思。
本書作者根據慢性疾病人群的主要生理和病理變化特點,指出“虛”是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運用傳統中醫特色和匯集數百個綠色自然調養方法,對慢性疾病人群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全書涵蓋慢性疾病人群的生理和病理變化特點、各系統常見疾病等內容,可體現“治養結合”、“藥食結合”、“動靜結合”、“雙心結合”、“腦體結合”、“防治結合”六個結合法數。下篇重點介紹了亞健康和慢性疾病人群的一些綠色自然調養方法。
從事超聲檢查工作的醫師必須要正確掌握基本超聲檢查方法、掃查技術和技巧。本書分13章,主要介紹了掌握超聲檢查技術之前須知、頸部動脈超聲檢查、甲狀腺超聲檢查、乳房超聲檢查、上腹部超聲檢查要點、膽囊超聲檢查、肝臟超聲檢查、胰腺超聲檢查、脾臟超聲檢查等。既有影像圖,又有解剖圖,實用性強,操作簡單,非常適合從事臨床超聲工作的專業人員參考。
《醫學超聲理論與實踐》以臨床實用為目的,以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為重點,首先介紹了與臨床密切相關的超聲診斷基礎和常用超聲技術;然后按解剖部位或器官系統分別闡述了常見疾病的超聲診斷要點及臨床意義,主要包括頸部超聲、乳腺超聲、心血管超聲、消化系統超聲、泌尿系統超聲、血管超聲以及婦產科超聲等內容。
敘事醫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創作方向。罕見病一直是是社會關懷關注的熱點,《罕見病敘事醫學:愛,有溫度》包含多學科領域專家精選的罕見病患者病例、診療過程的經驗分享、罕見病患者真實現狀分享。讀者為罕見病臨床診療醫師、藥師、罕見病患者、社會其他行業人員。(具有普適性)為了促進全社會更好地了解罕見病患者群體的處境與需求,傳遞中國醫生群體以患者為中心,醫患共同決策的理念與尊重患者、理解生命的人文關懷,推動全社會醫患和諧相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