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十卷,二十二篇,為我國現存最早的《傷寒論》全文注解本。成氏采取“以經注論”的研究方法,不僅使《內》《難》《傷寒》學理一脈相承,融會貫通,具有探本尋源,互相滲透之妙,同時還起到經論結合,“以論證經”的效果,使傷寒方證義理明曉,《內》《難》學理具有實際的內容。
腎被稱為“ 先天之本”,封藏著人體的“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而“精”關系著人的生長、發育、壯盛的全過程。所以說養生必先養腎。本書立足《黃帝內經》,在將養腎知識講細講透的基礎上,介紹了飲食、運動、起居、經絡穴位等養腎方法,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季節,制定科學的養腎方案,從根本上呵護健康,并提供了治療或緩解全身與腎相關的病癥的養腎方法。
黃元御將《素問》重新編次為養生、臟象、脈法、經絡、孔穴、病論、治論、刺法、雷公問、運氣等十類,分為一十三卷,逐一詮釋,名日《素問懸解》,本書是黃元御詮釋《素問》的專著,對天人相應、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等理論,著力闡述,頗具獨到見解。本次整理選擇精善本,精勘細校,并對文中疑難字句進行釋義。
《靈樞懸解》為黃元御逐篇、逐段闡釋《靈樞經》的專著,于《靈樞》正其錯亂,發其幽杳,重新編次為刺法、經絡、營衛、神氣、臟象、外候、病論、賊邪、疾病等九類,分為九卷,八十一篇,逐一詮釋。對經絡、腧穴、刺法等理論,多有創見,馮承熙認為“遠勝于前人之所為也”。
本書以《黃帝內經》為指導,講解中醫角度下脾胃與人體、養生的相互關系。對多種常見脾胃問題給出了極易操作的調理方案,從日常起居、飲食調理,到經絡調理,再到運動健身,為大眾調養脾胃、調養身心提供了細致、科學的解決方案。
呼氣試驗是指呼氣成分的直接測定或測定攝入特定化合物后呼氣中的標志性氣體,從而實現對機體生理、病理狀態的非侵入性判斷。本書分為基礎篇與臨床篇,共18章。基礎篇介紹了呼氣試驗的基本理論、方法學以及各類呼氣試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缺陷與對策;臨床篇介紹獲準呼氣試驗在能量代謝、心臟、呼吸、消化、血液等方面的臨床應用。本書是一部既有豐富基礎理論、又有臨床使用價值的高級參考書。本書可供各級醫院的臨床醫師和檢驗人員、科研人員、醫學院校學生,尤其是從事或準備從事呼氣試驗的人員閱讀參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規范臨床護理行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根據各臨床專科醫療、護理特點,結合思維導圖高度概括的特性。本書分為 3篇,共 26個章節,包括成人、婦產和兒科相關常見?萍膊,并立足學科知識前沿,充分利用思維導圖色彩鮮明、層次清晰的特色形式,將護理健康教育內容予以簡練的展示,形成線條化、層次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并結合常見疾病概述,以幫助臨床護士理解、記憶,能有效指導臨床護理健康宣教工作的開展,對推進臨床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03年發布了第一版的ISO 15189,并于2007年和2012年發布了第二版和第三版,對促進我國檢驗醫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ISO 15189:2022已于2022年12月正式發布,CNAS已將該標準等同轉化為《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即CNAS-CL02:2023,該準則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新版標準對ISO 15189:2012的文件結構和內容進行了大幅調整,將ISO 15189的技術要求和管理要求整合優化為總體要求、結構和管理要求、資源要
本書系"臨床檢驗技術與應用"系列中的一個分冊。全書共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智能化分析儀,檢測原理。第二部分介紹質量管理,介紹規范與標準(ISO15189);臨床智能化測技術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以CANS智能化應用說明為依據,進行解釋和案例分析等;智能化檢測系統建立與應用,如校準、溯源、驗證等。第三部分介紹智能化檢測項目的臨床應用,包括檢測原理、生理病理機制、臨床意義等。
全書分為四卷,載藥一百六十一種。卷一論述甘草、白術、人參等三十余種藥物和由之而組成的九十四方;卷二論述當歸、阿膠、地黃等五十種藥物和由之而組成的四十四方;卷三論述黃芪、薯蕷、五味子等三十余種藥物和由之而組成的五十方;卷四論述茯苓、豬苓、澤瀉等四十種藥物及由之組成的五十六方。全書以藥為經,以方為緯,于每藥之下,首述其氣味歸經,性情功用;繼錄《傷寒》《金匱》凡用本藥之方,是方證治,逐一詮釋之。本次整理選擇精善本,精勘細校,并對文中疑難字句進行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