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史研究動態編輯部選取該刊自1979年1月創刊以來,陸續發表的關于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研究綜述文章36篇,內容涵蓋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建國以來關于海內外關于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領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概覽式介紹。既方便讀者惠存檢索,又是對《動態》新老幾代編輯的工作表示致敬。
該書結集文章39篇,時間段為19812019年,所載文章系明史研究綜述類文章,內容涵蓋明史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是建國以來關于海內外關于明史研究領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概覽式介紹。綜述可謂是學術研究中的三次文獻,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該書的出版,不僅是一本對從事明史研究的工作者和機構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更可以作為一本工具書,為廣大愛好明史的讀者提供一個迅速了解明史研究情況的途徑。
該書結集文章34篇,時間段為19812019年,所載文章系元史研究綜述類文章,內容涵蓋元史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建國以來關于海內外關于元史研究領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概覽式介紹。綜述可謂是學術研究中的三次文獻,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該書的出版,不僅是一本對從事元史研究的工作者和機構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更可以作為一本工具書,為廣大愛好元史的讀者提供一個迅速了解元史研究情況的途徑。
“清代國家統一史”為中國歷史研究院首批立項的重大項目之一, 后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準, 該項目立項為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研究專項 (‘蘭臺學術計劃’) 重大委托項目”。堅持了唯物史觀的指導, 以學術的形式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本書研究擺脫了歷代王朝的視角和“民族國家”理論的束縛, 選取從傳統王朝國家向主權國家轉變的視角詮釋“清代國家統一史”, 不僅做到了學術創新, 也有助于增強國人對國家、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社會主義制度及中國共產黨的
這是一部關于遼寧的書,更是一部關于中國的書。遼寧剛好處于幾大文化板塊的銜接帶上,像一個繩扣,把蒙古人的草原文化板塊、中原漢民族的農耕文化板塊連接起來。遼寧就像從中國肌體上取下的一個切片,談論遼寧,就是談論中國。作者以地域為切片寫就遼寧這片充滿傳奇的土地的故事,從歷史、文化、交融、發展、未來等多個維度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的遼寧。讀懂遼寧,讀懂中國。
本書是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的第四屆當代中國史國際高級論壇的論文集,共四十多篇文章。所涉議題重大,內容廣泛,成果豐碩,是當代中國史學界研究成果一次高水平的展示。
論文集充分肯定了新中國70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功以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性、深入總結了新中國70年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與經驗、有重點地討論了當代中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的創新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簡稱 《國史編年》)是以編年體形式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領域重大史事的資料書,旨在為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提供翔實可靠的史料,同時也為國內外讀者查閱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資料提供方便。舉凡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生、民族、社會、人口、宗教、疆域、地理、區劃、災害、氣候、生態、資源、軍事、國防、外交、對外聯系和國際反應等方面的大事,均在編寫之列。《國史編年》為多卷本,自1949年起,每年獨立成卷,采用綱目體編寫。《國史編年》一般由綱文、目
“故宮三書”是一套關于故宮建筑、館藏國寶、皇家生活的經典讀本,是1980年代集故宮各部門權威之力,用一流的解說團隊和珍貴的一手資料打造的經典之作,由《紫禁城宮殿》《故宮國寶100件》《故宮與皇家生活》組成。這套書全面揭開六百年紫禁城建筑的隱秘角落,精心遴選故宮九十多萬件藏品中的一百件珍品,全景披露三百年來清宮別苑的生活實況,是一套學術性與普及性兼顧的精深之作。 《紫禁城宮殿》分四大部分將紫禁城內所有形式的建筑一一解剖,幾乎囊括中國所有古建筑形式(宮殿、壇廟、園林、住宅等),從總體到
. 一本讀了就停不下來的中國簡史。本冊內容從隋唐講起,一直到清朝結束。帶你在嬉笑怒罵中,看盡世間百態。在腦洞大開的段子里,看懂每個朝代內在的氣質。 幾乎每一頁都有笑點,讓你在極短時間內通盤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幫你建立更有現代感的大歷史觀。閱讀沒門檻,夠通俗!適合對中國通史望而卻步,想要入門的你;喜歡看歷史故事、開闊視野的你;課業繁重,想要提升閱讀興趣,同時漲知識的你。
本書主要記述了紅軍長征過境粵北突圍路線,涉及韶關南雄、仁化、樂昌相關歷史遺址。紅軍長征從粵北突圍的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段紅色記憶,更重要的是長征精神的弘揚與傳承。本書用新穎的方式向當代人體現了長征的遠大,啟發讀者思考長征精神的傳承方式,吸引讀者回到歷史現場體驗長征的深刻,在思索與敬慕中追尋革命先輩光輝的戰斗足跡,去緬懷漫漫征途中的付出與犧牲,去探究那些永遠也講不完的動人故事。本稿特別適合黨員干部和青少年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