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德國著名漢學家福蘭閣(Otto Franke, 1863-1846)基于其自身的旅行經歷撰寫而成,于1902年在德國迪特里希出版社出版。全書除序言和附錄外,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運用現代科學的方法詳細闡述了熱河的地理學要素。第二部分,分別從民事和軍事管理,人口、地產、稅務,以及熱河城、避暑山莊、圍場等三大方面出發,細致分析了熱河的政治和歷史要素。全書最后有三個附錄,羅列了熱河的植物、動物和避暑山莊內各景的名稱和基本情況。本書是福蘭閣從一名來華外交官向漢學家轉變的見證,最
《清史論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辦,是一本面向海內外的清史研究學術論文集刊,創辦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頗受學術界的重視,潛心研究、學風嚴謹、把握學術前沿是其重要特色。書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歷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學術史論的研究文章;既收錄有關清代傳統文化的博學鴻詞科研究,也收錄對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徽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主辦,以 刊發海內外徽學領域近期新研究成果為己任的學術集刊。創辦于2000年,是海內外很早公開出版的連續性徽學研究專門出版物。所刊載論文的引用率始終居于本領域研究成果及同類出版物的前列,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徽學》目前已出13輯。本輯目錄特稿欒成顯:休寧縣魚鱗圖冊王振忠:待定米蓋拉:徽州明末女性相關的出版物與中國傳統文化宗族與社會陳瑞:明清徽州社會治安管理機構與治安管理組織的設置與運作張愛萍、張小坡:朱子《家禮》與明清徽州社會的
《三峽文化研究》是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三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峽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學術集刊,定位于挖掘三峽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領域包括三峽歷史文化、三峽區域經濟,內容涉及三峽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的相關學術成果。本書是第15輯,共12篇文章,內容涵蓋歷史、文化、經濟、民俗等幾個方面。
本書是《廣東省革命老區發展史》叢書的一種。《叢書》集中體現了當地老區人民革命斗爭史,注重突出老區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的弘揚和宣傳,促進老區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圖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做到歷史的真實性、事件的準確性與內容的可讀性相統一,對推動老區脫貧攻堅,振興發展具有實用性和參閱價值。本書主要內容有:信宜市老區區域和革命老區概況,以及挖掘了老區在土改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情況,同時也講述了信宜市革命老區的建設發展歷程,還附錄有革命歷史文獻資料。
本書屬于《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廣東卷》,共分為7章24節,系統地記敘了從土地革命時期起至2017年,佛岡、潖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老區和進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歷史。全書體例完整,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共計約32萬字。本書的編纂出版,為佛岡縣革命老區提供了一部真實、全面的歷史資料,有助于讀者了解佛岡革命老區發展歷史、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的貢獻,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潮學研究》是由國際潮學研究會、韓山師范學院潮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學術集刊,主要研究領域為潮汕歷史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旨在加強國內外同仁間的學術交流,促進潮學研究方向的不斷發展。《潮學研究》自1993年開始,每年在汕頭大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出版,后又以國際刊號形式出版。自出版以來,刊發了一批高質量的學術文章,在國內外學界具有較好的影響力,不斷推動潮學研究發展。 本輯為2020年第1輯( 總第23期),共設“專論”“區域歷史”“華僑華人”“潮汕方言”“鄉邦文獻”5個欄目,每個欄目收入文章
西北民族論叢》以“西北民族”為研究重點,主要方向為西北民族史與民族關系史、西北民族與鄰國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區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研究等。從學科來講,西北民族研究不僅涉及歷史學中的民族史、中外關系史、歷史地理、歷史文獻學、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學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學、社會學、地理學、法學、經濟學等人文社會大學科,反映了海內外相關領域的很高研究水平。本論叢入選了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年)來源集刊目錄》,在我國邊疆學研究領域有較大影響,當今我國多位民族史學家
本論集精選牛先生各個時期發表的學術論文40篇,論文刊載于大陸頗有名望的學術雜志,如《中國史研究》《史學集刊》《史學月刊》《史學史研究》《人文雜志》《中華文史論叢》《考古與文物》《社會科學戰線》《唐史論叢》《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學術界》,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中國文化月刊》《歷史月刊》等,其中二十余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及其他相關報刊全文轉載,促進了唐史研究不同領域的飛速發展,在學界產生了重大的反響。全書由“政治史研究”“史學史研究”“文化史研究”“碑石墓志研究”四部分組成,涉及唐高祖李淵建唐及其
《傳統文化視角下的現代音樂教育研究》共分為六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音樂審美教育功能的淵源探索與啟示;傳統文化融入學校音樂教育的思考;音樂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與實踐;音樂教育的理念改革以及我國新課程音樂教學理論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新時期音樂教育與教學的理論及發展。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較為科學、系統的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教育結合的研究框架,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對于音樂教育的研究者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