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英,上海大學教授。作為全國高校思政課領航校,思政課如何發揮思政課在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大學探索出了全新模式:教師告別單兵作戰,“項鏈模式”力促跨學科聯袂授課;量身定做課程,價值引領與專業知識結合為青年打好中國底色,逐夢新時代。本書收集了2022年全國主流媒體有關上海大學“課程思政”的報道文章,是新時代上海高等教育界改革創新的一份難得的史料。對各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課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本書內容: 大學是知識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體, 知識屬性決定了大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對知識領域的自由、自主探索和不斷創新, 社會屬性決定了大學要用知識及其所體現的人類德性來培養健全的人格, 推動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大學的雙重屬性決定了大學不僅傳播知識、探索未知領域, 而且通過知識教育培育學生德性。大學教育也絕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過程, 而是一個以知識為媒介的精神互動過程。知識教育的過程, 不僅是完成知識傳遞的過程, 而且是一個育人的過程。課程思政建設是大學實現知識教育、價值塑造、德性培育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包含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兩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陣地,后者以高校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為主,組織凝聚各類教育者,主要利用課堂外時間開展日常性、生活化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務。在實踐中,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內容設計、組織形式、教育管理方面各有側重,價值實現的模式和質量呈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貼近學生,其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育人的效果。質量評價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是協調反饋的重要機制,
本書梳理了國內外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應用的發展現狀與研究成果,以教育信息化發展任務框架為切入點,抽樣調研了國內幼兒園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應用的現狀,總結了現實發展中的寶貴經驗,分析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借鑒國外幼兒教育實踐立場“發展適宜性”的基礎上,構建以發展適宜性為核心的幼兒教育信息化指導理論體系。本書通過解讀發展適宜性理論群的基本內涵與指導意義,分別從幼兒園信息技術環境建設、幼兒教育軟件資源設計與開發、信息技術幼兒教育活動應用(技術與活動課程融合)及幼兒園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等方面提出具體發展策
本書圍繞“中學德育工作建設”主題, 對中學德育工作的現狀、目標和原則進行了簡要介紹, 深入研究了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并對中學德育基本內容、中學德育課程建設、中學德育活動實踐和德育評價轉向與實施進行了詳細論述, 分析了中學德育建設新發展的具體內容, 涉及家校協同德育建設、大數據與德育建設、班主任與德育建設和中學德育與學科教學諸多方面。對中學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深入分析, 闡釋了校園文化的德育價值、建設思考和繁榮路徑。
《中華經典教育述論》是新世紀以來第一部從中華經典教育內涵、近百年經典教育發展和經典課程體系構建等三個方面探討中華經典教育的傳承與發展的理論結合實踐的專著。本書既有對中華經典教育概念的解析和構建,也有教育思潮的比較與分析,更有中外經典教育歷史經驗的梳理和總結,還有近三十年來經典教育的全國各地的案例總結和分析,更為重要的是,本書獨立提出了應以思維訓練、價值取向、人格養成作為中小學中華經典教育主要目標,并圍繞此三大目標任務構建全新的中小學經典課程體系。本書作者長期關注中小學經典教育的理論發展和實踐經驗
本書回歸語文課堂教學的原命題,也就是我們到底能把多少語文味兒給學生,我們課文中的人物、故事、道理、情感、句子到底能陪伴學生多久,影響學生多深。我們的學生在中學生涯結束之后,還有多少人愿意重讀這些經典文本?還有多少人會帶著一生的好奇心與審美觀捧起一本書來?本書以初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課文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與分享這些經典文本的文字之美與構思之妙。
本書共5章: 第1章由學姐高一時期的低谷期談起, 分享了保持心態穩定, 突破高一數學、英語等難關, 通過打“組合拳”提升學習成績、維持學習熱情等方法; 第2章結合高二時期的學習領悟, 分享了高中選科的考量、查缺補漏的策略與課外拓展學習提升學習素養的方法; 第3章結合高三時期的挫折, 分享了瓶頸期的應對策略與高考復習策略; 第4章分享了“學會正確努力”“保持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養成優秀習慣”四大學習狀態養成法; 第5章對語、數、英三大主科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本書以圖像化和簡單、凝練、有趣的混知語言風格講解初中物理知識。全書用圖像+文字的方式清晰地講解每個知識點, 化繁為簡, 能激發孩子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本書采用講故事的口吻, 以學生們感興趣的人物角色和新穎的敘事方式創作有趣的漫畫, 為學生們重新構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相關原理, 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物理知識, 培養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和對物理的熱愛, 幫助他們開拓創新思維。
本書以圖像化和簡單、凝練、有趣的混知語言風格講解初中物理知識。全書用圖像+文字的方式清晰地講解每個知識點, 化繁為簡, 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提高學生們的理解力。本書采用講故事的口吻, 以學生們感興趣的人物角色和新穎的敘事方式創作有趣的漫畫, 為學生們重新構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相關原理, 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物理知識, 培養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和對物理的熱愛, 幫助學生們開拓創新思維, 同時豐富學生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