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宜居村鎮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立足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著眼于建設經濟、社會、環境全面持續發展的現代村鎮。然而,在其建設過程中,發展模式同質化、可持續發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突出。為破解上述問題,本書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的支持下,在大量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凝練典型村鎮發展模式,剖析發展模式的動態發展機制,為明確綠色宜居村鎮的發展路徑和建設策略提供科學支撐。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6》以“大國治‘安’之韌性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中國韌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我國韌性城市建設的發展沿革、建設現狀、問題挑戰、制度建設、實踐工作等進行了系統分析和深入研究。《報告》總體框架包括總報告、經濟韌性篇、社會韌性篇、生態韌性篇、工程韌性篇、國內經驗篇、國際經驗篇、城市發展大事記8個篇章。 《報告》認為,伴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我國韌性城市建設成績斐然,城市抵抗力、恢復力、創新力指數整體呈上升趨勢,韌性水平穩步提升,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明顯增強
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共生哲學為理論背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鄉村振興和城鄉關系等系列重要論述為指導,以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及制度正義為目標任務導向,以城鄉融合發展的動力、質量、水平、空間、價值和機制為實踐問題導向,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城鄉融合發展的共生理論邏輯和共生實踐路徑,為新時代我國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學理支撐、經驗總結和路徑分析,是一部有一定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圖書。
本書以數字經濟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通過構建數字經濟與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系統研究了數字經濟推動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實證分析了數字經濟影響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和門檻效應,并從電子商務經濟、數據資源等角度,進一步分析其對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本書共6篇31章,將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與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有機結合,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創新性與應用性結合的特點。
本輯刊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辦,以中國城市科學理論創新和城市治理優化為使命。第十九輯共收錄10篇論文,對長三角城市協同與創新、城市建設與經濟、城市社會與治理等區域發展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包括知識基礎對城市網絡的影響、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協同、高鐵客流網絡與專利合作網絡對比、杭州錢塘江濱江兩岸空間轉型、江蘇省工業韌性的時空演化、居住空間視角下的移民社會融合、上海高學歷人才的住房研究、藝術鄉建、城市舒適性視角下的選秀歌手空間分布、國際移民聚居區研究等方面。
本書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多中心、高集中度的城市群空間結構更利于促進城市群內部城市綠色經濟效率提升。針對城市群空間結構與相應綠色經濟效率相關性的研究是一個新的著眼點。本書在該視角下通過對城市群空間結構及其內部城市綠色經濟效率具有顯著影響加以驗證,證明了綠色經濟增長具有外部性,并對經濟增長理論進行了驗證與補充。
當前,中國城市化進程依然在快速推進,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城市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作為城市品質建設領域的一項系統研究,本書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多維度城市品質觀,為城市規劃提供了更全面和可持續的指導原則,采用了跨學科的定性定量結合的研究方法,讓城市研究理性又生動。此外,本書還通過豐富的案例經驗梳理與分析為城市品質提升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和可能路徑,對城市規劃者、研究者和決策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也為我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有助于城市走向更美好
為深入貫徹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從暢通經濟循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局大勢出發,作出十四五時期新城發力的重大戰略部署。奉賢是上海新城建設全面開啟的發令地,正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努力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爭取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國人民城市建設的標桿區域,為奮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跡、譜寫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本書以奉賢新城建設為個案,對奉賢新城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突出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
本書為創新驅動創業系列叢書之一,聚焦創新驅動創業的基礎理論研究,精心選擇30 個與創新驅動創業研究相關的經典理論,分為根理論、干理論和枝理論三篇,揭示每個理論產生的背景、內涵、過程和主要觀點,以及在創業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分析這些理論在創新驅動創業研究中的局限,并提出未來研究的科學問題。本書為思考創新驅動創業現象背后的理論邏輯提供洞見,為構建創新驅動創業的理論體系奠定基礎,同時為豐富甚至重構已有理論做好鋪墊,也為我國創新驅動創業實踐提供指導。
出口產品質量提高既是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客觀要求,對實現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OFDI高速增長,OFDI能否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產生影響?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不同類型OFDI之間是否存在差異?中國OFDI通過哪些機制影響出口產品質量?對以上問題展開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活動,另一方面能夠為企業如何改善自身狀況,更好地利用和轉化OFDI帶來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