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共有15章,涉及自然風景、蔬果、動物、溫馨小物、美食、藝術流派、服裝、歷史珍品、畫作、家居、節日風俗等配色方案。第1章講述了色彩的基礎知識,全書共有264個配色主題,每個主題根據相關的圖片列出了9種顏色,并將這些顏色進行兩色、三色、五色搭配。此外,每種顏色附有詳細的顏色名稱、RGB值、CMYK值,然后將配色應用到海報、插畫、LOGO等實踐中,組合出配色案例。在書的結尾還附有顏色索引,其中按照色系整理了書中的色塊,方便讀者在設計創作中隨時查閱,并應用在實際印刷品或者互聯網、移動設備產品等領域
本書章節設計獨特, 首先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特點, 將學習內容分為“基礎篇”“方法篇”“創新篇”3個部分, 然后以16個工作任務的模式, 全面介紹了平面構成的規律、法則和方法等。本書中的工作任務由淺入深地展開, 既循序漸進, 又相對獨立; 案例經典實用, 輻射面廣; 參考樣例豐富, 兼具典型性和啟發性。本書在“方法篇”中為9個工作任務設置了微課視頻, 讀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工作任務中的二維碼觀看學習。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處于急劇轉型期,迫切需要一批具有藝術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成為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術人才。本書從藝術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改革發展前景出發,全面闡述了藝術教育的個體性功能、社會性功能和實踐性功能,其中對視覺傳達設計進行了詳細闡述,具體包括視覺傳達的基本概念、設計思維、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創新及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實踐研究等。本書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我國高校藝術專業的教學模式,特別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創新研究,適合藝術教育從
南宋時期精于書畫、詩文的理學家逐漸增多,如胡寅、張栻、朱熹、陸九淵、楊簡、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藝雙馨之人。他們有意識地將理學觀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與心性修養功夫貫徹于“游藝”之學,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廣大而盡藝術之精微,從而提出了大量別具一格的書畫、詩文理論。他們的書畫觀念與詩學理論構成了具有理學底蘊和共同審美取向的文藝思想。本書主要運用跨學科研究和文藝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對南宋理學家的書畫理論與詩學思想作了系統深入的會通研究,同時注意探討中國思想文化中“道”與“藝”的關系演變以及古
19世紀中期,八破畫在中國發展起來。這類作品雖畫面破損或略帶焦痕,卻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現出書法、拓片、繪畫及善本書頁等文化遺存。無論是蟲蛀的書跡、破損的書頁、燒焦的畫作,還是那個年代的短時效物品,如廣告、票據和蓋郵戳的信封,在這類畫作上都可以被完全隨機地、像碎片一樣自由拼合。而這種堆疊散落的構圖,既是對文化傳統消逝的映射,也寄托了對受畫人的美好祝愿。 這是一本探索中國視覺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圖文相間的形式,概述八破畫的源流、介紹其重要畫家及他們的代表性作品、闡釋它與中國歷
《動畫角色造型卷2:設計規范、團隊、情境實踐論》定位于動畫角色造型設計,《動畫角色造型卷2:設計規范、團隊、情境實踐論》共分7章,第1~4章聚焦角色造型設計,第5~6章著重講解角色動作構思與實現,第7章為習題。第1章分別從標準造型圖、結構解析圖、角色體態手冊中學習規范并完善角色的方法;第2章從角色的服飾與道具的類型、設計原則、設計方法出發,掌握服飾與道具的設計要領;第3章進行角色團隊的多維建設,分別從團隊的整體性、核心力量、團隊的和諧性、團隊的張力對比等多方面進行團隊的整體設計;第4章繼續進行角
本書是西安美術學院教學特色的藝術基礎教育課程,由系統的造型技能訓練與藝術審美意識的培養構成。涵蓋五大類內容:一、從生活體驗到藝術形式的生成素描與體驗課程教學研究;二、表現性語言訓練與實踐;三、抽象語言課程訓練;四、中國古代雕塑寫生;五、繪畫材料語言教學研究。本書為美術院校基礎課程教材,其作者均為一線教師,此本教材的撰寫一變傳統的紙上談兵,而是提供了更加豐富全面的咨詢,使藝術與設計實踐更加契合,以適應新時代需求,推動國內藝術教育變革。適用于大專本科院校師生。
本書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繪畫經驗,總結了一套簡單易懂的透視學習方法。全書共分為15講,分別講解了視平線、消失點與透視線的知識,3種透視的規律及透視立方體的繪制方法,不同透視下的靜物、場景和人物的畫法。后安排了一套測試題和一套系統的訓練方案。
《山海經》、《子不語》、《搜神記》等都有很多有趣的精怪形象,本書以這些精怪為基礎加入自己的理解進行繪制。本書用細膩的筆法,繪制了45幅妖怪擬人插畫,用想象力喚醒沉睡在字里行間的精怪妖魅。此外,我們還提供了所有插圖的配色參考,讓色彩選擇變簡單,讓你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大神!無論使用色鉛筆、水彩或是馬克筆,是臨摹線稿,或是填涂顏色,均能獲得非常放松減壓的繪畫體驗。
本書匯集了作者林行瑞創作的一系列”貓貓風景畫”,因為他發現貓可以完美地融入任何自然景觀和場景中:有時貓是山坡,有時貓是海浪,有時貓是太陽,有時貓是山頂的積雪,每一頁都仿佛在和讀者玩躲貓貓的游戲。此外,本書用40句肯定句總結了貓的典型想法和典型行為,充滿了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貓是如何看自己的,又是如何看外界的,貓對于未知世界、挑戰所采取的積極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