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三代以上飛機為研究對象,以飛機飛行控制基本原理、飛行控制系統分析和設計基本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典型飛行控制裝備的系統形態和功能模態為總體架構進行編寫,注重飛行控制理論與系統的協調。全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飛行動力學基礎,系統介紹了飛行動力學和飛行力學基礎知識、飛機動力學模型的建立和簡化、飛機縱向和側向運動特性分析等內容。第二部分為飛行控制,系統介紹了飛行控制系統的任務和設計目標,飛機的基本飛行性能,飛機電傳控制系統改善飛機固有特性、操縱性、機動性、飛行品質及飛行邊界控制的基本原理,飛機自
本書針對渦輪葉片本征力學性能,系統地對渦輪葉片小試樣解剖方法、渦輪葉片小試樣取樣編碼及硬件管理方法、小試樣與標準試樣映射關系理論,以及渦輪葉片解剖小試樣在葉片蠕變性能評估、葉片剩余壽命評估、葉片排故中的應用等進行研究。全書共8章,涉及不同結構形式渦輪葉片的取樣方法、考慮頸縮大變形的小試樣單軸拉伸試驗數據轉化方法、考慮頸縮大變形的小試樣單軸蠕變試驗數據轉化方法、疲勞載荷作用下的小試樣與標準試樣加載應變的轉化關系、渦輪葉片原位取樣在結構強度/剩余壽命/排故等領域的應用等內容。
本書圍繞舵面傳動系統中機構間隙碰撞和控制耦合問題開展了相關研究。全書共7章,涉及含間隙鉸鏈機構碰撞動力學建模理論方法、傳動機構和電動舵機動力學建模、舵面傳動系統聯合仿真建模與動態特性分析、實驗驗證等。將系統建模理論和應用實例結合,為工程設計初始階段快速有效完成系統動力學特性分析提供借鑒。本書可供機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領域的科研工作者、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編隊跟蹤控制是無人機集群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民用和軍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書分為9章,內容涵蓋緒論、基礎知識、系統建模、理論方法與仿真實驗等,依托作者團隊多年來在編隊跟蹤控制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總結編隊跟蹤控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介紹在通信受限、網絡攻擊、切換拓撲等典型約束下的編隊跟蹤控制架構、協議設計與穩定性分析等內容,給出編隊跟蹤控制技術的應用案例。
本書梳理了大疆無人機 Mobile SDK V5和上云API的主要功能,結合作者的無人機行業開發經驗,詳細介紹了無人機移動開發的基本要點,用于開發各類無人機地面端應用程序。本書共8章。第1章介紹行業無人機的開發方案以及大疆SDK的基本體系;第2~4章介紹Mobile SDK和UX SDK開發的基礎知識,包括開發環境的搭建、樣例程序的基本結構等;第5~7章介紹如何通過Mobile SDK實現無人機的基本控制功能,包括無人機飛行控制、云臺相機的基本操作、飛行任務的創建和執行,以及負載控制等;第8章介
本書按照一致性控制、編隊控制和合圍控制三大模塊組織,共計9章。其中第1章為緒論,第2章為預備知識,第3章為一致性控制,第4章至第6章為時變編隊控制,第7章至第8章為合圍控制,第9章為本書總結。第2章為基礎知識部分,主要介紹圖論以及相應的數學工具。第3章為飛行器集群系統一致性控制。第4章、介紹了拓撲固定的集群系統編隊控制。第5章拓撲切換的集群系統編隊控制,主要介紹了有向、無向切換拓撲下的編隊控制。等
"本書主要介紹組裝、調試一架四旋翼無人機的完整流程,包括組裝無人機機架、安裝電機和螺旋槳、電池充電保養、安裝飛控、飛行前調試,并且在組裝、調試過程中依次介紹了飛行原理、動力系統、遙控器、電池、飛控等相關基礎知識。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介紹無人機的基礎知識及組裝無人機需要做的準備工作;第2章介紹電機、電調、螺旋槳的工作原理和選型安裝;第3章介紹無人機遙控器和地面站的相關知識;第4章介紹無人機電池的安全使用和充電保養;第5章介紹飛控及導航、電源檢測等模塊,并對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因為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其技術復雜性和制造難度極高。本書從飛機起飛原理,到航空發動機的設計制造,再到原型機試驗以及適航等多方面介紹航空發動機的知識。本書內容簡潔,插圖精美,特別適合對航空發動機知識感興趣的青少年讀者閱讀。
本書介紹風洞設計、建造和服役過程中所涉及關鍵材料的相關知識。全書共5章:第1章緒論簡要介紹了各類風洞的基本原理、結構、風洞試驗測試技術及其對材料的基本需求,闡明了風洞材料的定義和內涵,分析了風洞本體材料和風洞試驗材料的特點。第2章重點討論了用于常規風洞的鋼結構洞體材料與混凝土洞體材料,簡要介紹了用于超高速類風洞與聲學風洞這兩類特種風洞洞體的材料。第3章圍繞風洞動力材料展開,主要介紹了低速風洞風機葉片材料,超聲速、高超聲速風洞涉及的壓力容器材料,以及高超聲速風洞的加熱器材
本書共8章,以生存救生技能對飛行安全和航空發展的意義為切入點,引出生存救生訓練對于飛行員的重要作用,說明了野外急救對于飛行員而言是必須具備的技能。介紹了野外遇險后的定向和聯絡呼救方法,對生存救生中所需的工具及其制備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書中明確了野外生物侵襲防護和野外宿營等野外生存防護訓練的方法,介紹了如何在野外環境下盡快找到干凈的水源,如何依靠大自然的饋贈補充能量。本書的最后分別對水上自救與互救技能和高空缺氧環境訓練進行了系統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