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二十三回,主要內容包括:優秀學生 喜結連理;潔身自好 嫉惡如仇;參加革命 宣誓入黨;發展黨員 點燃星火;經濟斗爭 智取敵輪;擴充武裝 開辟據地;蘇澳劫糧 虎口奪食;強化培訓 提高素質;臨危受命 冒死諫諍等。
本書是一本通俗理論讀物。該書將130部中華經典讀本按照經、史、子、集四大部分類,對每部中華經典的歷史地位、作者簡介、內容簡介、核心思想以及價值影響做簡單的介紹。經部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內容;史部包括《史記》《漢書》《后漢書》等內容;子部分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縱橫家、蒙學等14類;集部分為小說、總集選集、別集、戲曲、文論5類。所選內容有助于中學生以及普通讀者便捷、全面地了解中華
本書記述了1948年華鎣山武裝起義的情況。內容包括:重慶談判,中共中央南方局防蔣;簽署和平協議,國民黨暗潮涌動;中共四川省委、新華日報社被圍,全面內戰爆發;公開的中共四川省委撤離,地下黨重新清理組織;育才建校,周恩來關懷等。
本書是作者積30多年旅游從業經驗精心為中文閱讀的朋友編寫的一本來加拿大旅游, 特別是自駕旅游朋友的攻略參考書。本書按照加拿大10個省3個行政區劃分, 分門別類的介紹了各地的著名旅游景點和博物館等旅游資源, 以及參觀方式等; 當地風土人情和原住民生活; 當地著名大學簡介和專業; 當地傳統美食和重要節日; 當地特色酒店; 推薦自駕旅游線路; 加拿大租車須知和交通法規等。本書以大量精美圖片為引導, 詳細而又風趣, 是當地旅游的優質指南, 也適合讀者閱讀。
本書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概述、中西方翻譯理論概述、翻譯對譯者的要求、文化與翻譯的關系;本書第二章為英語翻譯概述,分別從四個方面對英語翻譯進行了闡述,依次是英語翻譯的過程、英語翻譯的性質與分類、英漢翻譯的基本技巧、翻譯基本問題的闡述;本書第三章為跨文化交際概論,主要從四個方面對跨文化交際進行了概括論述,分別是跨文化交際相關概念界定、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跨文化交際之語言交際、跨文化交際之非語言交際;本書第四章為跨文化交際中的英語翻譯,主要介紹了
當母親剛剛知道自己肚子里有了我的時候,她就帶著父親來到山頂。他們坐下來,一言不發,就這樣凝視著遠方……
《明清景德鎮陶瓷藝術與贊助機制》是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資助課題,本書分為四章,介紹了明、清兩朝景德鎮陶瓷藝術的贊助機制,《景德鎮陶錄》成書刊行與翻譯傳播過程中的贊助機制,15—18世紀歐洲藝術與景德鎮陶瓷藝術等內容,論述了贊助對景德鎮陶瓷藝術的影響,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經濟、生活方式、審美文化等多方面的變化。《明清景德鎮陶瓷藝術與贊助機制》一書視角新穎,論述縝密,語言生動,適合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也適合熱愛藝術特別是對景德鎮陶瓷感興趣的讀者。
本書從古希臘羅馬的東方猜想出發, 細述了羅馬教廷與中國的早期接觸、馬可·波羅及同時代人對中國事情的細致講述、文化復興至大航海時代的東方印記、16-18世紀傳教士對中國的介紹和歐洲漢學的興起、中華文化對啟蒙運動及歐洲社會各方面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全面而系統地梳理了19世紀以前西方文明對中華文明的接觸、認識和了解, 細致而深入地探討了中華文明對西方文明的發展所起到的間接或直接的影響。
本書內容涉及格魯吉亞社會、政治、經濟、安全、民族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在格魯吉亞的外交環境和對外政策部分,全面呈現了多位外國學者對轉型背景下格魯吉亞的國際地位、面臨的挑戰和政策選擇路徑的不同觀點;在格魯吉亞與世界主要國家和組織的關系部分,分別介紹了俄羅斯、歐盟、美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對格魯吉亞政策及存在的相關問題;在格魯吉亞國內問題部分,選取了社會、經濟、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宏觀上展現了格魯吉亞的現有國情及其發展前景。
《考古學集刊》創刊于1981年,目前已出版22集,每年出版1集。該刊主要刊登長篇田野考古發掘報告、考古研究論文,以及有關科技考古的實驗報告、論文等與考古學相關的學術性、資料性論著。固定欄目有調查與發掘,研究與探索,考古與科技,變動欄目有考古學家與考古學史,國外考古,學術動態。自1981年創刊以來,在學界已有很大影響。本集共收錄8篇文章,內容包括考古調查與發掘簡報、專題研究、考古學史等板塊,兼顧宏觀研究和微觀探索,質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