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等學校通識課程系列教材之一,在結構上分為三大部分,即古代希臘羅馬文化、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和近現代西方文化。第一部分對古代希臘文化的起源、希臘神話傳說與文學藝術、希臘社會的政治生活與哲學思想以及羅馬社會的文化面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揭示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精神軌跡。第二部分側重于探討基督教文化與“兩希文化”(即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之間的淵源關系、基督教與羅馬帝國和日耳曼民族的動態關系、中世紀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演化過程以及基督教文化的歷史影響等問題,說明基督教與西方文化之間錯
本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簡史《國史編年》)第三卷,起止時間為195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本卷在編寫過程中,注意突出1951年的歷史主線,即《人民日報》本年元旦社論所指出的,“用極大的努力,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鞏固我們偉大的祖國”;以及圍繞這一主線所發生的幾個最為重要的事件,即開展或繼續開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三大運動。 本卷經中央有關部門批準,選用了一批中央檔案館過去發表過的檔案。其中,在撰寫條目中參考、提煉、摘寫的有7
荷蘭這個僅有 1600 萬人口的小國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人物,如荷蘭君主制國家的開國國王威廉一世和堅定而熱情的、深受百姓愛戴的女王貝婭特麗克絲 ;偉大的哲學家、被稱為“16 世紀的伏爾泰”的伊拉斯謨和被授予“16 世紀哲學的最高榮譽”的斯賓諾莎 ;杰出的藝家、17 世紀的繪畫大師倫勃朗和 19 世紀印象派畫家凡 · 高;法學界的“荷蘭奇跡”雨果 · 格勞秀斯 ;微生物學領域的開拓者列文虎克 ;填海造陸的土木工程專家科內利斯 · 利,以及荷蘭足球的傳奇馬爾科 · 范巴斯滕等。僅在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