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5虛幻引擎必修課 : 視頻教學版》結合作者多年豐富的項目制作和培訓教學經驗,全面闡述UE5技術。全書共9章,第1章講解UE5基礎,第2章講解資產導入,第3章講解PBR材質,第4章講解照明技術,第5章講解開放的世界環境與地編技術,第6章講解動畫基礎,第7章講解粒子特效,第8章講解定序器,第9章講解藍圖交互技術。《UE5虛幻引擎必修課 : 視頻教學版》除贈送相關的擴展學習素材、教學視頻、教學用PPT課件以外,還有專業團隊為讀者答疑解惑,方便讀者學習。《UE5虛幻引擎必
在經典遺傳學史上,《基因論》是最重要的理論著作。摩爾根在書中建立的基因遺傳的理論體系將孟德爾的性狀遺傳學說推進到細胞遺傳學的新階段。 《基因論》全書共19章,從遺傳學的基本原理開始講起,解析遺傳的機制,尋找突變的起源,列舉多倍體,性染色體、性轉化等案例研究,最終得到結論:染色體數目的改變和基因內部的改變產生了不同的性狀。 《基因論》用了156幅插圖,表格數十個,循序漸進,條分縷析,論證詳細,是嚴謹且明了的學術普及讀物。數百條參考文獻則以二維碼形式呈現。 本次改版增加了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J.G.
本書兩位作者提供了一份關于客戶留存的實用的行動指南,包括技巧和方法、成功的網絡社群范例、需要避免的陷阱等。他們還介紹了如何培育有意義的社群、創建網絡社群十大法則,解釋了發展社群其實不必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為什么在線上和線下聯系利益相關方是有意義的,以及如何將社群融入客戶旅程的核心,以推動可量化的業務增長。
《計算機與人腦》是20世紀著名的天才之一,在諸多領域有杰出建樹,被譽為“博弈論之父”和“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的經典著作。 為電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提供思想基礎的經典著作,根據作者生前部分演講稿整理而成。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人類更加關注計算機是否可以實現智能化,即像人的大腦一樣工作。作者在書中用數學語言表達了他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分“計算機”和“人腦”兩個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描述模擬計算機和數字計算機的區別,提出混合數字和模擬兩種原則的計算機模型。第二部分簡述神經元、神經脈沖以及由神經元
魏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德國著名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大陸漂移學說的創立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中,35歲的德軍上尉魏格納奇跡般完成了《海陸的起源》這部劃時代的著作。《海陸的起源》是現代地球科學的奠基之作,詳細闡述了大陸漂移理論,提出古代大陸原來聯合在一起,因大陸漂移而形成各大洲的觀點。全書分三篇共13章。第一篇論述大陸漂移的基本內容,指出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問題,反證大陸漂移說的正確。第二篇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與生物學
本書從20世紀上半葉中國權力空間轉型入手,分別考察了三種性質的空間及其不同轉換過程。第一,藝術交易空間。琉璃廠從南紙店、縉紳局聚集的文化街市,向掛筆單的畫店聚集的藝術市場轉變,匯聚時賢畫家,通過藝術交易推動了中國藝術的轉型與發展。第二,藝術博物館空間。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從皇家宮殿向博物館空間轉變,通過公開展覽和出版,將封閉集中的古代宮廷藝術收藏向社會擴散。第三,藝術展覽空間。中山公園(社稷壇)從祭祀場所向大眾文化休閑空間轉變,通過社團成績展、國際交流展等數量眾多、內容多樣的藝術展覽,為不同群體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史的興起成為歷史學科中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給我們所熟知的19世紀以來的歷史書寫的慣常邏輯帶來了挑戰。本書以來自世界各大洲的一流學者的全球對話為基礎,介紹全球史的發展歷程、方法、主題及爭論。討論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點關注全球史在東亞、西歐、非洲、拉丁美洲及美國的實踐,指出全球史轉向并非一種全球均質的變化;第二部分關注全球史書寫中的重要主題,介紹全球史方法給傳統勞工史、經濟史、移民史和思想史諸領域帶來的轉型;第三部分考察發展中的全球史面臨的具體問題和挑戰。作為一項重
MindMaster思維導圖軟件是一種比較好的思維管理工具,在整理工作思路,簡化工作流程,做好會議記錄,進行任務管理、時間管理等方面都非常的實用,目前擁有3000萬軟件使用會員。《MindMaster實踐:用思維導圖畫出你的答案》是一本介紹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工作效率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實用指南。全書分為四部分:思維工具、思維創新、思維管理、高效學習,圍繞職場思維導圖的基礎知識、應用技巧、軟件的介紹和操作、案例分析、進階技巧,結合實戰訓練展開講解。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思維訓練指南,適合所有
隨著數據存儲技術、網絡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 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斷地增長和積累。在各種實際應用中, 需要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 而樣例選擇就是從包括冗余或噪聲的海量數據中選擇重要數據的技術, 是機器學習的重要數據預處理步驟, 對后續學習算法的訓練及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在機器學習中, 樣例選擇有兩種場景:一是主動學習場景, 二是監督學習場景. 本書結合作者及研究團隊近年來關于樣例選擇的研究成果, 系統介紹了兩種場景下樣例選擇的理論和方法以及兩種場景下樣例選擇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另外,本
選本編纂不僅僅是一個視角、領域和研究對象,更是一種方法論的體現,它以“選”“編”的方式集中了文學活動的各個環節。本書以選本編纂為視角、領域、研究對象和方法,嘗試探索當代詩歌研究的新可能、新路徑和新模式。本書認為,在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過程中,新詩的地位雖然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當代新詩選本的編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現代性的沖擊,但中國傳統“選學”的影響在其中是一以貫之的,它在當代“選本學”的構筑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就此而論,對中國傳統“選學”的復興與重振而言,當代新詩選本的編選應是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