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大師蒙文通先生曾在1933、1934年兩度為北京大學開設“魏晉南北朝史”課程,本書即以課程講義為底本整理而成。這是蒙文通先生現存唯一一部魏晉南北朝史系統論著,其中民族遷移和古代制度變遷等內容尤其能夠反映作者長于思想史、民族史、歷史地理的治學特色,極具學術價值。
本書以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為核心,收錄了作者本人撰寫的相關回憶、隨筆、演講、訪談和論文等,反映了張西平教授在漢學研究方面的理論思考與隨想感悟。全書整體分為“師友情緣”“游心之語”“師生之誼”“學術訪談”和“漢學探源”五個部分,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的學問歷程、學術交往以及教學感悟、研究工作等方面的點滴事情。
本書是著名詩人、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笑偉近年詩歌的選集。共收錄約80首詩作,分為四輯:第一輯歲月青銅,選取魯獎獲獎詩集《歲月青銅》(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中的優秀作品,帶給讀者對經典作品的回味;第二輯花重千鉤,主要是詩人的寫景狀物詩,在景物中發現別樣的亮點;第三輯所有的湖水都安靜下來,大多是詩人的記人敘事詩,充盈著豐沛細膩的情感;第四輯士兵的大堰河,收錄了詩人極具個人風格的軍旅題材詩作,展現軍人風采。
本書是著名作家、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龔盛輝的代表性作品選集。包含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北斗》《決戰崛起:中國超算強國之路》《鑄劍:國防科技大學自主創新紀實》的精彩節選和中篇小說《導師》,展現了中國高科技工作者,在面臨內有技術基礎薄弱、外有強國重重圍困的情況下,自強不息,敢于擔當,奮起追趕,在衛星導航、超級計算、激光技術等高科技領域,成功完成由受制于人到領跑世界的精彩故事。帶領讀者跟隨頂尖科技工作者的攀登腳步,跨越險峰,領略高科技領域的奇麗風光。
本書詳細講解了線路保護及數字通信的技術知識,如線路保護通道、通信系統、數字編碼與調制等技術,著重介紹了光纖通信系統的構成、分類、特性、參數以及相關基本工作原理;闡述了光纖通信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重點講解了光纖差動保護技術的工作原理、通信方式、通道誤碼、延時對保護的影響及要求;介紹了主流光纖鏈路及光纖通道的測試技術,包括繼電保護光纖智能測試儀、光纖鏈路智能在線監測設備的功能和應用等情況;重點論述了差動保護光纖通道檢測技術,包括光纖通道檢測項目、核心指標、檢測儀器、檢測方法、調試步驟以及常見問
在《自我的重建》中,心理咨詢師若溪講述了自己4 年間3 次犯抑郁癥并最終康復的經歷。患病期間的痛苦與麻木、光鮮生活的背面、記憶深處的原生家庭被一一揭開,通過若溪對自己經歷的記述、剖析和反思,你會更加真切地認識抑郁癥,并從中發現新的意義。
作為抑郁癥患者、母親、妻子、創業者、博士研究生,作者字字真誠地記錄了自己在患病期間起起伏伏的細膩感受,剖析并反思了生活壓力、自我認知、原生家庭等是如何將一個人推入抑郁境地的,她還記錄了自己康復的全過程, 向我們展示了那些能夠克服人生困境的智慧
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影響、1929年美洲之行帶來的精神震撼、自身經歷的情感和心理危機改變了洛爾迦對戲劇的認識。他開始在戲劇實踐中進行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實驗,從而探索戲劇結構、人物、主題方面的新突破,于是便有了《堂佩爾林布林和貝莉莎在花園中的愛情》《觀眾》《就這樣過五年》這三部在他的整個戲劇創作中格外具有顛覆性的另類作品,與他以現實主義為主要風格的鄉村三部曲形成鮮明對比。其中《觀眾》一部更是被洛爾迦本人稱為不可能的戲劇。
這三部戲劇集中體現了作者的詩學和美學觀念,在戲劇情節背后,
這本書是中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研究開拓者、周期天王周金濤的經典作品。
從20062007年持續兩年的大牛市到2008年次貸危機和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彈,周金濤先生成功把握和預測了長周期運行中的每一次重要轉折,他的研究與洞見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宏觀對沖策略,也為我們理解經濟周期與人生財富命運的關系提供了重要啟示。
這本書以經濟周期研究和結構主義為核心,全面而完整地展現了作者獨特的邏輯框架和思維體系,記錄了他在預測重要經濟拐點時刻的經濟原貌、理論根源與推演
2006 年,威爾·鮑溫發起不抱怨運動,他用一只手環幫助普通人重啟快樂人生;18 年后,這項運動席卷全球,已有106 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 萬人通過不抱怨運動獲益。威爾·鮑溫倡導參與者戴上一只手環,每當發現自己在抱怨時,就將手環換到另一只手上,以此提醒自己,最終目標是連續21 天不抱怨。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這是一種包含能量的語言,它讓你將精力投注于當下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問題的解決方法。鮑溫認為,抱怨無法解決問題,只能招致不良
人民城市理論是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城市發展規律的創新理論。人民城市理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堅實的理論根基和嚴密的邏輯體系。人民邏輯主導的人民城市理論具有文明形態、發展道路、城市治理三大維度的顯著優勢。人民城市生態理論回答了為什么建設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城市生態文明怎么樣建設城市生態文明等問題。人民城市文化理論是謀劃城市文化軟實力戰略布局的理論建構,涵蓋歷史人文魅力、精神品格塑造與公共文化服務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