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中西敘事思想,特別是文學中的敘事方法的異同。各章分別就虛構觀、歷史敘事方法、敘事中的倫理觀、身體敘事等方面,漫談中西創作方法的不同特點。全書總結了性與“綴段性”之別、普遍史與循環史之別、“他者”書寫上的“它性”與“間性”話語之別、規范倫理與德行倫理之別等重要的風格區別,對中西敘事思想總體進行了比較分析: 中西古典小說敘事差異明顯。西方小說比較重視現實描寫,形式成熟多樣;中國章回小說則重娛樂和消遣,敘事程式固定、雷同,內容直接針對現實不夠。從敘事要素的角度看,西方小說重視要素的呈現也即要素
《詩經》的樂歌屬性已成學界的普遍共識,而傳統的研究多停留在《詩》是否全入樂、風雅頌的音樂屬性、《詩》文本中的音樂性等宏觀問題上。有鑒于此,本書致力于《詩經》儀式屬性、歌唱主體、歌唱方式等歌唱形態的具體研究,同時,從“歌唱”的角度考察《詩經》頌、雅、風在主題內容、詩樂體式、表現手法上的變遷及其內外動因,進而探討周代歌詩創制方式、入樂機制、樂官職能、詩樂關系的歷時嬗變。因此,本書既是《詩經》歌唱的藝術研究,還是以“歌唱”為視角的《詩經》文本研究,更是有關周代歌詩生成與入樂機制的制度研究。在這一研究思
民間敘事傳統長期受到民族文化的滋養,以程式化敘述方式、情境化敘述話語、類型化形象塑造,表現民間觀念、審美旨趣,承載民眾集體歷史記憶。本書對中西民間敘事傳統進行比較研究,緊扣民間、民族與文化特性,化繁為簡,依據敘述載體的不同,將中西民間敘事劃分為口傳敘事、文字敘事、非文字敘事三大類型,以其中的神話、占星、儀式、民間故事、私修家譜、陶瓷圖繪、俗賦與彩色玻璃窗等為例,力圖對中西民間敘事傳統進行梳理、分析與比較,總結其特征和模式,探索其意義和價值。中西民間敘事傳統以特有的民族敘事形式表現集體的日常生活與
如何從統計相關中剝離出因果關系一直是定量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因果推斷方法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應用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本書以潛在結果模型和因果圖為理論基礎,重點介紹回歸、匹配、傾向值分析、工具變量、斷點回歸、面板數據、雙重差分和合成控制等常見的因果推斷方法。在對每種方法的原理及使用條件進行介紹的同時,還用Stata軟件展示了各種方法的軟件實現過程和要點。隨書配有大量習題、答案和數據包,供讀者隨時檢驗學習成果。
人類活動離不開對意義的永恒探索,而敘事則是一種基礎性的意義實踐。作為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興的新聞形式、觀念與實踐,融合新聞(convergent journalism)如何講故事,并創造性地開展敘事實踐,以推動公共議題的數字建構,成為亟待突破的敘事學命題。 本書立足數字敘事學(digital narratology)認識論基礎,主要從敘事原理與理論、敘事形式與語言、敘事修辭與實踐三個知識模塊系統構建融合新聞敘事的知識體系,分為上、中、下三編,共十八章。上編(第一章至第六章)為敘事原理與理論,重點以敘
程序法的案例分析往往是法學專業本科必修的教學內容,但更需強調的是,案例研習也屬于民事司法重點研究領域的內容。 本選題涵蓋了民事訴訟法諸多領域的案例分析,既包括審判程序方面的案例,又包括強制執行法方面的案例。對案例進行探討和研習,將有助于獲取和學習相關案例材料、復習已學內容以及準備相關考試。本選題作者始終堅持根據職業訓練的相關性選取案例,對爭議性問題進行探討,并且給出建設性的提示。 總體看來,本選題完善了對民事訴訟法的案例處理技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導論性民事訴訟法學專著。
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及其成功經驗蘊含著深厚的理論價值、歷史價值和實踐價值,具有巨大的發掘空間。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入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向世界呈現和傳播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理與實踐成果,是擺在中國學界面前的重大理論命題和重要學術使命。 本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以歷史主動精神,從中國革命、建設、發展和改革的偉大實踐出發,集聚合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哲學社會科學諸學科領域的不同研究范式、分析視角、知識內容和研究方法的互補與融合,嘗試從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結
在環境公正議題的強力推動下,美國少數族裔生態批評應運而生,其力薦站在環境公正的立場,透過各少數族裔文化視野探討文學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為生態批評開辟了別樣的學術空間,并成為美國生態批評最為活躍、最為豐饒的學術場域之一。迄今為止,美國黑人生態批評是最大的亮點,其次是美國印第安生態批評,再次是奇卡諾(墨西哥裔美國人)生態批評,而亞洲裔等其他少數族裔的生態批評似“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甚至還未誕生。 本書是國內外學界首次對美國少數族裔生態批評理論進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的學術嘗試,頗具創新性、開拓性和
杜甫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詩人。在他的一千五百多首詩中,有相當一部分反映的是現實生活,所以他也被譽為“詩史”。葉嘉瑩先生結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對詩歌感發生命的理解,深入講解了杜甫人生各個階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對《秋興八首》做了詳細的解讀,帶領讀者走進杜甫的人生和詩心。
這本書是B.K.S.艾揚格在歐洲各國的演講結集,書中介紹了瑜伽的基本知識,能讓人較快地了解印度瑜伽修行的梗概,感受這位瑜伽大師的學思歷程,體會作者一生練習與教學的心得。不論你是瑜伽的門外漢,還是已有瑜伽基礎,想再深一層地探索這門整體學問,這本小書都能起到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