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近三年來通讀古詩后,撰寫的一部詩學隨筆。作者以史為經,以詩為緯,縱橫捭闔,圍繞著體制、漫游、社交、友誼、傳播、登高、悲秋、風骨、雅趣、苦吟、音區、色彩、口語、還鄉、死亡、傳家等16個主題,旁征博引,集中描述了中國古代詩人的情感面貌。寫古卻不拘泥于古,而是以古論今,試圖在傳統書寫中植入當代詩學的來龍去脈,尋找漢語新詩的基因,這是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許多章節已在《山花》、《中國校園文學》、《詩刊》、《文藝報》等報刊發表,深受讀者好評。
車爾尼一生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有編號的共有78本。他的練習曲強調指法技巧的發展,注重手腕動作有一定自由,同時注意應用漸強、漸弱的效果,是鋼琴的基礎教材。,他總結了浪漫主義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鋼琴技巧,同時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本書是他練習曲中的一本,編號為599,作品難度為鋼琴考級二三級。
《盈邊:安德烈·布勒東詩選》是布勒東一生詩歌創作的精選集,包括了詩人從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創作的《磁場》《可溶魚》《大地之光》等各個時期發表的經典詩歌及短文。布勒東的詩歌超越了夢幻和現實,并深入精神的基底,寺山修司曾說:超現實主義是唯一能夠不借助爆炸裝置,閉上雙眼就能摧毀世界的東西。然而,在這最瘋狂、最原始的自動之下,是體驗與知識最精湛的緊縮與培育。道路固然是四分五裂,搖搖欲墜的,但如果不是為了詩歌的未來,就不會有這場燦爛而又孤獨的革命,如果不是為了與什么東西對峙著,安德烈的詩作就不會有
在這部融合了回憶錄與評論集的優秀著作中,詹姆斯·伍德就小說與生活的關聯書寫了一堂大師課。他論證說,在所有的藝術門類里,小說在描述我們的生活形態、從死亡與歷史遺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質方面有著獨到的能力。在這里,閱讀的行為被理解為最神圣和最個人化的行為,書里對幾部個別的作品有精彩的討論——包括契訶夫的短篇故事《吻》、W。G。塞巴爾德的《移民》和菲茨杰拉德的《藍花》。伍德透露了他本人與書寫文字的親密關系:我們看到一個來自鄉間的男孩的成長歷程。本書最后一部分在放逐與無家可歸的語境下討論小說。《
本書分別描述了民國時期的實業先驅、銀行大家、輕工業領域巨頭、文化藝術業翹楚,商業零售大咖等人士的創業、發跡史,表現了近代中國志士仁人的覺醒,他們在面臨列強欺侮,面臨國內產業凋敝,民不聊生的情況下,不畏艱難險阻,始終抱著實業救國的熱心奮勇向前,最終成就了一系列名牌國貨,不僅擊敗了國外多年的壟斷,還讓國內民眾用上了物美價廉的國貨產品。全書頌揚了志士仁人睜眼看世界,決心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偉大愛國之情。
本書為古體詩集,是繼《附雅集》、《穿越集》之后,作者古體詩創作的又一新作合集,詩集共分位卑未敢忘憂國、踏遍青山人未老、一枝一葉總關情、男兒須讀五車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等五個篇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對事業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思考、對丑惡的嘲弄、對美好的謳歌。閱讀詩中體漫游的私語,也是分享一顆心的記憶,詩集的選篇總體都頗富哲理,引人深思。作者在前言中還闡述了關于古體詩的創作理念,很好地闡釋了其關于古體詩創作的思考。
本書是一部講述成長故事的小說,敘事者為主人公的媽媽,她以一位成長陪伴者的身份,見證和參與正在讀中學的兒子在各方面的成長,其中有歡欣鼓舞,也有茫然與困惑。那些發生在青青校園中的青春故事,讀來令人倍感親切。而媽媽對待青春期孩子的耐心和愛心,也令人動容。該書對于家有中學生的家長來說,更易喚起情感共鳴,可以幫助讀者建立更和諧的親子關系,使家長更了解也更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達到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完善的目標。書中一系列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展現了青春期的孩子面臨的困惑和挑戰,母親的陪伴則代表了來自家庭
本書為學術專著。大學生志愿者不僅是精彩紛呈的高校活動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也逐漸在城市街頭和鄉村社區的基層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本書立足當下四川大學學生深入社區開展特色志愿服務的鮮活案例,闡釋當代大學生融入社會治理的源起與背景、機遇與挑戰,深刻挖掘大學生志愿服務與社會治理創新的關聯邏輯,凝練總結大學生志愿服務在國情、社情、民情中的優化路徑,以期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這一實踐層面的高等教育形式從表象走向深入。
當我停下腳步,便停止了思考。 盧梭與尼采、薩特與波伏瓦、伍爾夫、克爾凱郭爾、柯爾律治…… 還有比他們更好的漫步伴侶嗎? 踏循其行,與包羅萬象的時刻融為一體,覺知世界和自己。 布魯斯·鮑教授追隨哲學家、思想家的腳步,十余年間去往數個國家和地區, 漫步城市街頭與郊區鄉野,翻越山巒丘陵,走過平原闊地, 從哥本哈根大街小巷的閑游靜觀,到阿爾卑斯山脈谷壑的壯麗寧靜, 以跨越時間與空間之緯度,喚起哲人們留痕于風景的過往場景和思維活動……
本書為文匯報“筆會”副刊的年度作品結集。編輯部從2023年發表的文章中精選47篇,按內容編為六輯,記錄閱讀心得,追憶人物往事,尋找藝文活動中的點滴趣味,珍惜日常生活里的吉光片羽。作者多為華語散文界的名家高手,也有九零后的文壇新秀,作品見報后的社會反響也極佳。筆會是中國報紙的老牌副刊,文匯報的第一品牌,此番優中選優,將散諸報端的美文結集出版,既滿足了讀者收藏、欣賞的需要,對青年學生的語文學習、作文寫作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