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良是一位晚清重臣,他由基層小吏官至一方總督,任職從山西開始,經山東、湖南、河南、熱河,再到四川、云貴、東三省,前后任職三十余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加強對錫良的整體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年譜以錫良的奏稿、函電及雜檔為主,并結合所搜集到的報紙雜志、實錄等史料,對錫良一生進行展現。對錫良的相關史料進行系統研究,無疑會豐富和加深我們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晚清史的理解與把握,拓寬近代歷史研究的視野和領域。
本書綜合運用了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及方法展開,尤其重點使用人類學田野調查法,對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鳳坪村的政治經濟、人口流動、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在深入挖掘整理鳳坪畬村的珍貴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展示了廣東鳳凰山畬族作為畬族發源地族群的獨特文化特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新時期該村落社會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原因,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文化變遷。本書積累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對傳承畬族傳統文化和豐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對探討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華南
廣西是壯語地名最為集中的省份。目前,在壯語地名中,同一個壯語詞,各地用來譯寫的漢字多種多樣;另外,同一個漢字,對應的壯語詞也五花八門。對此,本書在某一個壯語地名詞的若干對音漢字中,推介其中的某個字為規范漢字。圍繞此主題,本書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確立壯語地名詞對音漢字規范化的擇字原則;第二,對常見壯語地名詞的對音漢字進行了使用頻率的統計;第三,對每個壯語地名詞的若干對音漢字進行語言學分析,對照擇字原則,每個詞條推介一個規范漢字;第四,制作“常見壯語地名詞對音漢字的規范字推介表”。<
本書是關于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的一部融學術與實用為一體的古文字工具書。《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文字編》盡量吸收甲骨文字考釋和甲骨綴合的最新研究成果,注意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盡可能全方位地展示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文的字形,以供從事歷史文獻、古代史、考古、文字學、書法、篆刻等方面的工作者使用,增加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的曝光率和使用頻率,擴大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影響。該書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本書運用無人機拍攝和史前聚落遺址三維重建、地理信息系統等空間信息技術,結合田野考古調查、發掘等資料,探討江漢平原史前聚落遺址的微地貌特征及其形成過程,提出該區域史前先民認識與改造自然環境的方式和人地關系模式。認為史前人類為了能夠在江漢平原繁衍生息,必須掌握當地氣候、水源、環境等多項特征,審慎地選擇合適的居住與耕種地域,合理整治、管理和調配水利資源,達到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才能豐衣足食,產生復雜的社會分工,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本書為《形象史學》第二十七輯,《形象史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辦,是CSSCI來源集刊。“形象史學”,是指把形與象作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歷史的一門學問。本輯有器物研究、圖像與形象、壁畫研究、地理圖像、考古札記等五個欄目,兼具圖像與實物、文獻與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時段較長。入選的文章符合學術規范,都能夠對相關問題進行較為圓滿的論證和說明,使用的史料和文獻、圖像材料等豐富、可信。
本書收錄16篇學術論文, 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多角度回顧上海的歷史, 探索歷史發展規律, 回答上海從哪里來? 為什么是上海? 用扎實的檔案文獻和史料考證, 呈現上海豐厚的歷史底蘊。本書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代史研究室主編, 主要是匯集上海史研究的最新論文及介紹有關上海史研究的學人、會議、新書信息。
本書收錄了魯迅研究方面的學術文章,包括“魯迅思想作品研究”“史海鉤沉”“紀念《吶喊》出版100周年”“館藏一斑”“魯迅活動采擷”“魯迅作品教與學”“三味雜談”等主題。這些文章不僅從魯迅作品本身出發,運用文學理論,細讀文本,挖掘作品背后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還圍繞魯迅身邊人物和生活場景,再現作者寫作時的歷史環境和時代風貌。
這是一部探究失敗者面對人生苦難時如何抉擇的人生之書。
杜甫、李賀、溫庭筠、姜夔、王冕、唐寅、吳承恩、徐渭、張岱、金圣嘆、顧炎武、蒲松齡、吳敬梓,這十三位科舉落榜者,當時俱是落魄失意人。但他們不朽的人格和作品,卻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他們多舛的人生經歷、不凡的精神氣度與人生格局,很值得言說。
作者以深邃通達的筆致體察和還原失敗者的世界,以深厚的人文積淀剖析中國書生的生命基因,展現他們生活的時代和中國科舉的取士邏輯,呈現出一條走向清晰的中國文人命運脈絡。對
本書將中國歷史從商朝至清末的3000多年看作是由50個人的一生首尾相連而形成, 選擇50位歷史人物, 通過他們的眼睛去看他們生活年代的歷史。他們個人的歷史故事串聯起來, 與民族史與國家史形成對照, 成為宏大歷史敘事的補充。在每一位歷史人物的章節中, 都會介紹相關的重要政治、經濟或者文化知識, 也會提到許多名言警句、常見成語和著名文學篇章; 重點知識則會以番外篇的形式進行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