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至11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東縣白盆珠鎮區域進行了為期90天的區域系統調查,期間對白馬窯址周邊區域進行了文物考古調查于勘探工作。本次調查共計發現窯址19處,其中江板、匣斗墩等四處未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發現爛屋仔、陂角、石鼓嶺、犁頭坑等十處窯址,復查核實已知的三官坑等窯址。本次調查搞清楚了白馬窯的產品類型和延續時間及分布范圍,運輸途徑、規模變化。為白馬窯的下一步文物保護鬼話提供了更加準確的信息,并對惠州市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文物保護提供了資料支持。本書既是對此次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
本書以2022年10月17日李德生院士百歲壽辰及11月13~14日“李德生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李德生院士學術座談會”暨慶典儀式等時間序列為主軸線,優選機構**、專家學者及李先生友人、弟子的發言材料、賀信、賀詞、賀匾、賀文和報刊媒體相關報道與慶典、頒獎活動照片、影集,通過不同視角的回憶、描述和評價,綜合展示百歲石油科學家的學術思想與專業創新、治學風范和學術成就、多維生活和感人事跡,以先生期頤之年的人生總結,彰顯其優良品德、精湛技術和深遠影響。書中附有二維碼,可以掃碼觀看李院士百歲活動視頻及中央電
《宋史研究論叢》是已故著名歷史學家漆俠先生創辦的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一份學術論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學術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觀點”,主要刊發宋史領域學術論文,兼及遼夏金元史。此為第32輯,收錄35篇學術論文,分為名家訪談、宋代政治史研究、宋代軍事史研究、宋代社會經濟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宋代文獻與考證、遼金元史研究、綜述與書評等欄目。
本書是潘世雄先生廣西民族史與民族考古研究工作50年重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由于學界對于銅鼓的紋飾含義、銅鼓在歷史上的作用及其用法、銅鼓的鑄造和族屬等諸多問題缺乏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因而目前所得出之結論,不免有片面不足之處。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本書就銅鼓的分類、分期、形制、年代、紋飾意義、歷史作用、鑄造技術、鑄造地點和族屬等問題分十二章進行論述,彰顯了作者在廣西銅鼓研究與民族考古方面的學術造詣,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其對廣西銅鼓發展史與民族考古學的基本看法和新觀點,對研究和認識廣西古代社會發展狀況及其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輯的關于三代及其相關考古研究的論文集。第十集包括考古新資料,都邑探索,墓葬、城址與人群,手工業與重要遺物,天文與祭祀,學術史等六個板塊,收錄了該研究室在職人員和中外其他科研單位學者的論文29篇。
本書是由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考古專業委員會、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出版的系列輯刊,計劃每年出版2輯。以介紹絲綢之路考古、歷史、文化研究的學術論文,以及相關的學術著作書評為主要內容。本輯收錄論文12篇,書評1篇。
本書共分為八大部分,100個問題,第一部分,文明的“金色名片”;第二,文物保護工作者指南;第三,問診國寶;第四,收藏家要留心什么;第五,丹青問道;第六,當科學遇見文物;第七,把文物接回家;第八,他山之石。內容不僅分門別類的解答了文物保護的各種問題,從文物保護專業角度解答了各種文物鑒別與保護的問題,也介紹了文物收藏的一些常見問題和國外保護文物的先進經驗,本書是了解文保知識的科普讀物,有助于對文物保護基本概念、文物保護原則和制度等知識的學習,是文保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有力助手。
這是一本介紹南社和南社成員人物故事的紀實文學作品。1909年,在柳亞子、高旭和陳去病等人的發起下,文學團體南社在蘇州成立。江南第一水鄉周莊有一條“南社旅線”,西起石拱紅橋,南經清末的東江國民學校舊址,到德記酒樓——迷樓。南社的成員曾經在這里宴集,并創作了很多愛國主義的詩篇。書中故事以歷史發展為背景,以人物經歷為脈絡,再現了資產階級文學團體——南社以筆作伐、勇于革命、追求光明的歷史故事。
京西古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項重要文化遺產,一筆寶貴的物質與精神財富。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重要組成部分,京西古道已然成為門頭溝區一張金色的文化名片,在實踐過程中,愈加發揮顯示其文化張力與價值魅力。 本書以人文視覺、文化審美的敘事角度,通過時空感、歷 史感、生命感、價值感強化調動,來展現京西古道文化魅力,強調古道文化審美體驗。展示了京西古道的起源、演變及其歷史文化,闡述其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并對古道文化的發展及利用進行了有益探討。書中精練的文字、精美的圖片,卓爾不群,使人耳目一新,油
元承唐、宋、金之余緒,在汲取前朝郡縣制中央集權經驗的同時,又依據蒙古貴族入主中原后的特殊情況和需要,創造了行省制,以實現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中內重外輕、以內馭外的目標。元朝對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其他王朝所無法比擬的。元朝除成吉思汗、忽必烈等雄才大略之外,其他君主的功業都比較平庸。本書稿論述上邏輯嚴謹,引證正確,史料豐富。語言上深入淺出,方便大眾閱讀,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學術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