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談藝錄”叢書的一種。傳主吳宗錫是新中國評彈的建設者和開拓者。全書分為“藝術評傳”和“藝術訪談”兩大部分。“藝術評傳”主要講述了“半路出家”的傳主求學和從藝經歷,以及如何成為一名戲曲干部,領導新中國評彈的“整舊”和“創新”,并取得輝煌的成果。“藝術訪談”以作者和傳主這對老友對話的形式,對傳主鮐背人生進行了回顧和總結。
《南洋的幻象——拉美西葡文學札記》收錄復旦大學中文系邵毅平教授所撰有關拉丁美洲及西班牙、葡萄牙名家名篇文學筆記。包括《活著為了虛構》《六點鐘到達的女人》《迷失東京》等。作者從中國視角出發,放眼世界文學版圖,研究剖析為中國廣大讀者熟識的馬爾克斯、略薩、科塔薩爾等名作家的文學作品,同時不時引入中國文學名著,以為比較文學的對象和參照的基點。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父母的話術直接決定了親子間的溝通結果,并影響著親子間的距離和親密關系。《父母話術:漫畫版》設置了各種親子場景對話,包括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生活及社交等方面,以幫助父母建立有效的親子溝通模式,改善親子關系。
《拿破侖傳》是法蘭西皇帝拿破侖的傳記,描述了拿破侖叱咤風云的一生中經歷過的各次重大戰役及其輝煌的軍事成就,通過翔實的史料,真實記敘了拿破侖的偉大魅力和歷史功過。傳記大家路德維希以其生花之筆,將這個時代的神韻、將拿破侖的人格魅力和文治武功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拿破侖傳》自出版后長銷不衰,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書。總而言之,《拿破侖傳》是一部探究偉人心路歷程的命運史詩。
本書第一部分解釋了阿爾茨海默病定義的演變,以及在將這種復雜而又微妙的診斷傳達給患者及其家人和醫療保健系統方面時所面臨的種種難題。第二部分回顧了20世紀阿爾茨海默病方面的進展,展現了這種疾病如何在科學醫學與政治文化碰撞之下演變成悲劇。第三部分介紹了解決這一危機的機會。科學的進步讓我們有機會從醫生辦公室、家庭和社區,以及醫院和療養院等方面改善患者照護。在患者病情演變為癡呆之前及早診斷和治療的能力也取得了驚人的進步。第四部分解釋了我們必須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
本書以美為出發點,從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之美和人的內在品格這兩個角度切入,傳達了如何通過飲食、服飾、餐桌布置、空間設計、自然風物、言語行為、身體鍛煉、磨煉心靈等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將日常生活打造得具有藝術感,進而磨煉內心的靈敏度,塑造自己的內在品格。
《清代政區地理三探》是關于清代政區地理研究的論文合集。本書是新修《清史·地理志》、《清史地圖集》項目組成員的階段性成果匯總,亦是清史地理研究學術前沿的成果匯總。書中共收錄已公開發表的論文四十篇,內容涉及清代歷史地圖編繪研究、清代古地圖與地理志書研究、清代政區沿革研究、清代邊疆地理研究四個方面。本書是關于清代政區地理研究的權威之作,其內容可與《清史地圖集》相得益彰,其出版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本書介紹了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嬰兒期、幼兒期、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不同階段的具體做法和心得體會,突出強調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與孩子保持全程互動交流,以及對手機、電腦的使用與管控等方面的重要性,有事例,有點評,有提醒,有建議,完整展示了全國矚目的海淀家長是如何人性化“”,全國領先的海淀教育引導孩子全面發展的真相。
本書通過研究希特勒、吸毒者和少年殺人犯等經典案例,探討了有毒的家庭教育對人造成的長期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局限于個體,還有可能導致重大的群體性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