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思想創新的時代,諸子思想上承夏、商、周三代學術,下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兩千多年思想之先河,開創了中國思想史上的“軸心時代”。本書從思想創新入手,全面系統地對儒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要旨、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要旨、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要旨、法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要旨以及名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要旨進行了考證與論述,揭示戰國諸子思想創新的過程及核心觀點,并分析和歸納了“百家爭鳴”的特點、消亡過程以及歷史原因。讀者對象為先秦史的研究者和
本書以接近于馬王堆漢墓出土之帛書《老子》而又便于現代讀者閱讀的唐代太史令傅奕校定的《道德經古本》為底本,根據帛書甲乙本、郭店楚墓出土之竹簡本、河上公章句《老子道德經》、嚴遵《道德真經指歸》、王弼《道德真經注》、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等進行匯校,并取資古籍引文加以校正。每一章節既有概括闡發其主旨的提要述評,又有實事求是、通俗平易的注釋、義疏。其說以信、達為原則,本著“以老解老”的精神,盡量用《老子》書中類似的文字內容去探求《老子》原文的本義,以求獲得確詁而闡明《老子》之真意。
《倫理學術》以交流倫理學研究為中心,展現最新的倫理學研究成果,構建世界性哲學平臺,為世界各地的學者探究當今世界的倫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個自由對話和學術切磋的公共空間,促進中國倫理學術融入世界,也力將世上的“仁心仁聞”納入中國倫理話語之中。
此書寫給每一個身在困境中的女人。作者盧璐以自己親身經歷出發,站在中西文化中間,通過引介法國女性的優雅魅力從何而來,告訴每一個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徘徊不定的女性:如何管理情緒與時間,主動構建自己內心的秩序,不被壓力、焦慮、疲憊和無力感控制,創造穩定而有質感的人生。時至今天,我們必須承認,再努力的女人,也無法做到處處令人滿意,而能夠讓女人獲得內心平靜的人生,就是找到自己、愛自己。先獨立,后愛人,不屈從,也不依附。
還沒有人能像E.布魯斯·戈爾茨坦(E. Bruce Goldstein)博士這樣,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與現實生活聯系得如此緊密。本書從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的基礎知識入手,詳細介紹了知覺、注意、記憶、概念知識、表象、語言、問題解決與創造性以及判斷、決策和推理等領域的研究,將經典研究范式與前沿研究有機地結合,全面呈現了認知心理學這一富有魅力的學科。 本書新版著重呈現了神經心理學、神經成像和認知理論方面的新進展,對鏡像神經元、默認模式網絡、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以及程序性記憶和語義記
《培養注意力的心理學》圍繞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注意力問題,自控力問題,從而導致的學習不專心、作業效率低、言行沖動招惹人、對立違抗不聽話、愛發脾氣等困難,對家長進行科普宣教的基礎上,提供給家長大量的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方法策略,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發展能力,從而能收獲更好的學業和生活。
《道德經詩解》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將道德經的深意內涵表達了出來。此書會讓學校孩子們讀起來朗朗上口,從此喜愛《道德經》,愛讀《道德經》,并且能給他們今后的人生指明方向。此書字數不多,便于記憶,便于攜帶。如能大力推廣,不論是為人父母、學生幼童、政府公務員或者企業管理者,都能從中找到智慧的源泉。
本書分為三部分,分別命名為“經歷篇”“誨人篇”和“成長篇”,文末附有《論語》全文,以便讀者對照研讀。 經歷篇寫圣人一生的經歷,讓我們對孔子其人其事做全面細致的了解;誨人篇敘述圣人教授弟子的故事,具體到弟子其人,可以說教育的智慧富含其中;成長篇講解圣人學樂一生的收獲,包括學習認知、體道悟道、立德樹人、言行禮儀等。雖道不盡圣人的“言性與天道”,但也可窺豹一斑,圣人的睿智之心、仁愛之心、賢德之心、堅韌之心、期許之心,輝耀千古!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 《呂氏春秋》中尊崇道家思想,肯定老子的順應客觀思想,但舍棄其中較為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之長,形成涵蓋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組織編纂《萬卷樓國學經典(珍藏版):呂氏春秋》的目的在于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為此后秦國的統治提供長久的方略。 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并列,表示了他對《萬卷樓國學經典(珍
《王船山畫傳》從王船山出生到病逝的生命時間為經,以王船山先生生平所到之地、所做之事為緯,全面系統而直觀地展示王船山曲折坎坷而偉大的一生。《王船山畫傳》作者歷經二十多年,在寫作《王船山傳》一書時,沿著王船山的行蹤采訪知情人,積累了大量文字圖片資料,現經梳理,形成3萬多字、340余幅圖片、80余篇文章的《王船山畫傳》一書。 全書圖文并茂,在先生誕辰四百年之際編輯出版,無疑對紀念船山誕辰、弘揚船山文化意義重大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