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論析了荀子思想與商鞅、墨子、韓非子等諸家思想的關系,以儒家思想發展進程為線索,對荀子與董仲舒、朱熹、王陽明、譚嗣同等諸位思想家的理論進行了觀同別異,同時,從方法論的角度對荀子思想理論體系的核心判斷與邏輯思維方法進行了剖析,突出了荀子思想理論體系的本質內涵、內在聯系與學術個性。
復旦大學陳引馳教授選《莊子》中近百個經典文句,以現代人的問題意識與關注的話題點導入,總結出有用與無用、自由與有待、同與異、夢與醒、工具與機心等88個關切點,配以注釋、譯文、解說,幫助讀者在充分理解原典的基礎上汲取思想活水。既回到莊子生活的戰國亂世理解《莊子》,又以《莊子》思想觀照當下社會與人生,處處閃耀著思想的光輝。
幾乎每個中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莊子,莊子給無數人以陪伴、慰藉、啟迪和鼓舞。他想象奇特,思想博大精深,觀點常常出人意表而又發人深思!肚f子》在中國哲學史、文學史上,都是一部極為難得的奇書,是經典中的經典,金圣嘆將其評定為六才子書之首!肚f子》通行本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和雜篇三部分!肚f子》用詞瑰異,文意跌宕跳躍,行文似斷實續,即使有了注釋與譯文,仍然不容易理解透徹。
本次推出的《你真能讀明白的〈莊子〉》,在詳細的注釋、翻譯之外,特別增加了三百七十多條研讀,梳理有關篇章的邏輯
《道德經》又名《老子》,分為上下兩篇,共八十一章。上篇《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下篇《德經》說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進退之術。《道德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基石,也是世界文化瑰寶,對世界政治、文化、歷史乃至人民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書共八十一章,每一章由原文、注解、譯文、縱橫談四個部分組成,書中原文采用《老子古本合校》。
本書選《老子》中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以充分的譯注和精要的闡釋呈現老子思想基本內涵,讓《老子》入門有抓手,進階有層次。原文充分參詳了多種《老子》版本,搭配了白話譯文和疑難字詞注音注釋,閱讀門檻降低;闡發立足《老子》本義,結合先秦各家子學對比探討,征引中西現實案例譬喻說理,深入淺出又常讀常新。采用小開本精裝,圖文并茂,雙色對開分欄,附有索引兩種,方便查閱和誦記,也是意在把書本讀薄,讓經典長存。
本書為章太炎嫡孫章念馳先生有關其祖父晚年經歷與學術的一部新著,詳細闡述了北上見張、吳中講學、遷居蘇州、講學辦刊、晚年生活,章太炎與抗戰、晚年學術、身后哀榮、晚年評價等九個方面。學界多關注中年以前尤其是辛亥革命之前的章太炎,而對于晚年章太炎了解不足。本書以1932年至其去世作為章太炎的晚年,結合章氏弟子的記錄和作者家中留存的記憶,較為全面地記述了章太炎的晚年,彌補了章學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也為人們進一步研究章太炎的晚年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梁啟超一生筆耕不輟,且著述宏富,總計達1400萬字,內容廣涉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有人曾做過統計,從梁啟超21歲開始寫作時算起,他每年平均的寫作量達39萬字,實在令人驚嘆。雖然他有時也會因為研究體系的構架過于龐大而精力不濟,導致有些著述不免失之粗疏,但從整體上看,他的許多著作仍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尤其是他晚年寫下的《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文化史》等著作,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我們編選的這本《梁啟超經典文存》,是從梁啟
“儒學日本化”的提出雖然始于明治以后,然而其歷史進程的展開集中體現在江戶時期,尤以京學派朱子學的崛起為典范。誕生于日本江戶初期的京學派,以藤原惺窩為始祖,以林羅山、松永尺五、木下順庵、室鳩巢、新井白石、雨森芳洲等為代表人物,是日本儒學史上最具承前啟后意義的重要學派。本書主要以儒學的日本化為線索,對京學派的儒者群體及其思想進行考察和歸納,通過分析其促進儒學日本化的三條進路,即助力朱子學在日本的官學化、庶民化和神圣化,多維度地呈現儒學深入日本社會的動態進程,并在東亞理學的“環流”之中對其進
本書按照蘇格拉底思想的時間進展順序,依次識讀柏拉圖的《普羅塔戈拉》《卡爾米德》和《王制》。這三篇對話都涉及蘇格拉底對哲學公共外觀的關切。《普羅塔格拉》是時序上最早的一篇對話。在這篇對話中,蘇格拉底登上了公共舞臺,并決心作為第一個在辯論中戰勝強大的普羅塔格拉的人在雅典贏得聲譽,從而使哲學的普羅塔戈拉式公眾面相變得暗淡下去!犊柮椎隆肥且黄商K格拉底講給一位無名“朋友”對話。在這篇對話中,蘇格拉底得知哲學成為克里提阿用以證明并增進自己統治熱望的工具,從而認識到自己需要采取全新的方式來向克
本書是周國平西方哲學史研究的畢生心血, 從古希臘哲學一直講到20世紀初的哲學思想, 共三十講, 分為三冊。本書為哲學思想提供了一個清晰、生動的歷史梳理, 一方面講不同哲學家出現的歷史順序與哲學概念發展傳承的關系, 另一方面把哲學家們思考的大問題提煉出來, 和讀者討論。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晦澀的哲學概念娓娓道來, 并省去了引經據典之繁, 可謂哲學入門書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