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 上篇分為兩章, 第一章討論道家道德哲學的形而上學性。第二章探討道家向道教的轉化。漢代是道家思想發展的重要時期, 注解《老子》在漢代出現了高潮。經過有目的的詮釋, 具有思辨色彩的道家倫理逐漸變成了神學色彩濃厚的道教倫理。中篇從第三到第六章, 以道教勸善書為例探討傳統社會的道教倫理。道教勸善書指假托神的名義制作或道士以個人名義撰寫的、用道教教義、從道教神學角度勸人去惡從善以積善獲福和成仙了道的通俗道德教化書。道教勸善書采用多種方式、從多種角度來實施其勸善懲惡的
本書從宗教學、歷史學和哲學等角度,對施本納、弗蘭克和親岑道夫等德意志敬虔主義思想家之思想予以全面梳理,多維度地呈現德意志敬虔主義思想發展史,并回應學術界歷來關于該思想運動的爭論:第一,德意志敬虔主義有何內涵?第二,理解德意志敬虔主義的方法是什么?第三,德意志敬虔主義的思想來源包括哪些?第四,施本納的“敬虔小組”是導致路德宗教會分裂的元兇嗎?第五,弗蘭克的敬虔思想與其社會實踐之間有何關系?第六,親岑道夫的Gemeine的內涵是什么?第七,德意志敬虔主義如何促進德國的現代化轉型?第八,德意
“自然神學”是單憑理性而不訴諸任何啟示資源探討一些神學與哲學話題的研究領域。本書在當代英美宗教哲學的視域中,采納分析的研究進路,聚焦分屬本體論證明、宇宙論證明、設計論證明、惡的問題以及神跡等五個重要話題的十五個前沿問題展開討論,這些討論在清楚梳理相關經典論辯的前提下,適當提出針對性評析。
本書對“十三五”時期中國宗教學各研究領域的基本狀況進行了系統梳理,涉及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宗教哲學、佛教、道教及民間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印度教,以及中國少數民族宗教與邊疆地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其重要進展,主要成績,代表性人物和成果,并對“十四五”時期宗教學發展有相關構設和展望。
本書能夠幫助想進入心理咨詢行業的人建立正確的認知, 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從事心理咨詢行業; 對于在專業發展或執業中有困惑的心理咨詢師, 同樣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建立更為現實的職業愿景, 以及需要長期投入發展的方向。本書結構清晰、通俗易懂, 文字樸實卻不乏動人之處, 更配有14張手繪插畫, 帶領讀者深入心理咨詢工作的現實與核心。
本書從作者個人經歷講起, 談到了他在蘇聯生活成長的經歷對他的影響, 他對子女的教育, 他對藝術的領悟, 他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投資原則和情緒處理方法, 對斯多葛派哲學的介紹, 對創造力的認知……成功的秘訣就是做出選擇, 愛上你的選擇, 然后全情投入。本書回應了當下人們在金錢、物質基本可以滿足的情況下存在的意義缺失問題, 強調在生活各個層面的投入、具備匠人精神的重要性, 介紹了如何在生活的不同層面、不同場景踐行全情投入的理念, 為讀者在實際生活和場景中的困擾, 提供了判斷和反應框架。<
本書以西方各歷史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及宗教學者對宗教問題所做的一系列理智性、學術性的探討為研究對象,揭示了西方種種宗教學說的啟蒙性質、內在邏輯結構及其發生發展的歷史軌跡,構建了西方宗教學說史的范疇系統和邏輯體系。
白褲瑤是布努瑤支系中一個講本地土語、無文字的分支群體,主要分布于桂黔交界地帶。本書在16個月的田野工作基礎上重點考察了白褲瑤的傳統信仰體系,從作為象征符號之集合的宇宙觀展開,探討信仰體系為白褲瑤人營造秩序化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怎樣的支撐,分析其微觀過程與作用邏輯,嘗試提煉出其中的文化機制,并借此窺探白褲瑤人對于人之存在價值與意義的追求。放置于瑤族的整體語境中,白褲瑤的傳統信仰體系呈現諸多非典型與非均質特征,折射出南嶺走廊區域多民族文化交流與交融的常態;當下其作為文化景觀和文化資本的一面愈發凸顯
本書上編為“文獻研究”,是以影宋賓佑本為底本,以明嘉興本、清乾隆本、日本卍續本為對校本,以中華書局蘇淵雷點校本為參校本,五個版本逐字校對,找出蘇本失準的地方,然后分析總結歸類。一是諸本無誤而誤改;二是底本無誤而誤改;三是底本有誤但改而不確;四是未利用好對校本;五是標點、句讀、專名線問題;六是其他類別。下編為“語言研究”,主要就《五燈會元》所記詞語,通過電子語料庫、網絡搜索等各種信息化手段,對所搜集到的詞語展開研究,共分三章。主要是對《五燈會元》中的新詞、新義、方俗詞、禪林行業語、同素異
性格類型與生俱來,影響著我們舉手投足的每一個細節,卻又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定。MBTI?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觀測性格類型的科學方法。本書由三大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MBTI?理論的介紹,主要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同時也詳細解釋了自我意識的提高對我們每天的工作會有怎樣的幫助。第2部分著重敘述了這些知識和意識在10個工作場景中的重要性。第3部分對16種性格類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且具體描述了每種類型的優勢和薄弱點。